正文 感悟12.3:种子与土地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感悟】种子与土地

    **把中国**和人民的关系比作种子和土地的关系。**说:“我们**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结广大人民,团结得越多越好。”(《**选集》第二版第四卷第1162页)这个比喻十分生动、恰当。

    种子之于土地,是生存之必须,离开了土地,种子再好,也是无所发展。种子对土地是绝对的依赖。种子要发芽、扎根需要气温、土壤。有了土地才能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需要从土地中吸取营养,他的根系需要土地的培植,才能直立起来而不倒伏。但是土地对于种子没有依赖关系,没有你这颗种子,土地照样存在。

    作为种子,有个自身质量问题。有的抗旱能力强,有的喜欢潮湿。需要什么样的土壤,是种子的内在要求。首先是种子需要土壤,其次是种子对土壤有选择,比如是喜欢酸性,还是具有耐碱性。有的种子适应能力强,悬崖峭壁上都能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好的种子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强,在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中,每年生长的叶子落叶归根,形成新的腐殖土,不仅适应自己产生的新种子扎根生长,而且逐渐改良了土壤,给自己的根系提供适当的营养。新的种子扎根生长,形成了同类群体,抗风能力强,有利于自身生长。就是说,好种子可以自己营造环境,改良土壤,使之适应自己生存。

    明白了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才能调整好自己,适应各种土壤。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重视群众,关心群众,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做成事业。群众最需要什么,你的事业就做什么,你的事业适应了群众的需要,就能做起来;你的事业适应了群众需要的变化,群众需要的升级,你的事业就能发展起来。**为了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服务群众,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众多的拥护革命的群众,他的事业就发展光大了。土地是种子的营养源,群众是衣食父母。你在群众之中扎下了根,你才能茁壮生长。消费者多,买卖才能火;粉丝多才能走红。

    拥有众多的群众是成功的根本。革命是如此,生意是如此,一切事业都是如此。这就是做事的大道。脱离了这个大道,就是短命的。适应这个大道,遵循这个大道,事业就延续,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