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15.3:毛泽东《实践论》…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感悟】**《实践论》的要旨

    **的《实践论》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其中实践的观点、认识论、真理论都是当今最高的研究成果,被人们所推崇,并作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实践论》写于1937年,主要是针对当时一些人唯理论、为书本、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作风而写的。**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实践论》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实践论》文章很长,又有当时的时代色彩,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掌握要旨。不过,掌握**《实践论》要旨太重要了,一辈子受益。

    《实践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主要有一些几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也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生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人。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观点是理论上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只有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才是有根据的认识。若凭主观经验或照搬书本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些主观主义思想没有生存的土壤,因此是不能指导实践的,也是我们所反对的。这就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产生认知,实践出真知。

    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从间接经验、书本中学来的。不过,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仍为直接经验。这就是说,一切知识就其最初来源而言,仍然是实践。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的。这种能够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还说: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只有亲身投入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否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借助于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把个人的经验当作理论来指导事业,就会把事业引向歧途。没有实践的理论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可见,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的理性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成为真理,不是凭人的主观感觉所决定的,而是需要把它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符合预定的目的。如果预定的理论、方案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变为事实,这种理论就会成为客观真理,这个认识过程也就随之完成了;如果这种理论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现实不符合,则还需要继续认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最终获得真理性认识。

    4)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一起的,完全离开具体历史条件的实践和认识都是不存在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还是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因此,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呈现出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状态。人们的思想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僵化,更不能不切实际地超前,否则就会遭受挫折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