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目录:帝相| 作者:笼雾| 类别:历史军事

    《出师表》云云:“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忘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每逢读至此,大黍王朝的文武百官皆会连连称奇,道:“如此明君贤臣,甚好、甚好。”想了想,又会摇头摆手,补充一句,“荒谬,荒谬啊。”

    原因为何?还不是他们那已经不惑之年的皇帝老爷。也不知其近日是吃错了什么药,脑子堵了崩了残了坏了,竟学起了三国刘备,千里迢迢跑到穷乡僻野地,请了个活生生的丞相回来。

    天子爱才,不远千里屈尊降贵,臣子们理应大敢欣慰才是,可要命的,皇帝爷请谁不好,偏偏带了个二八年华的小嫩青回来做丞相,怎不震掉一票子老臣们的大牙?

    这次皇帝爷却是铁了秤砣心,不顾三省六部的联名进柬,硬是将黍国一半的皇权塞进那豆丁点儿大的丞相手里,还颇为得意,美其名曰: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昏君!

    皇帝如此不计后果的举动气的大臣们七窍生烟,纷纷将矛头对准了那个祸国殃民的嫩青丞相,企图用孤立的手段冷眼一旁,等着看他出糗。

    可另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新丞相年龄小归小,能力倒真不是盖的。刚一上任,就推行了一系列的法令,对外平定边疆,广结盟国,对内重农重商,惩奸除恶。不出三个月就扭转了国库空虚的局势,所到之处皆能听见百姓振臂高呼的欢喜声:“皇上英明神武,大黍永垂不朽!”

    大臣们面面相视,颇为尴尬的红了脸。服者,巴结奉承;不服者,忍气吞声。

    说到这个年少有为的丞相,是个人提到他都一阵摇头长叹:祸水,祸水啊!

    大黍的新任丞相,姓庄,名言澈,字子单,潼关人士。年方十六就已博览群书,声名远拨。况且更是生得一张颠倒众生的容颜。肤似皎月,目若青莲,如风般俊柔飘逸。头戴一顶黛青冠帽,身着一袭月牙白袍,端端正正往朝堂上这么一站,浅浅回眸间,绝代风华,迷煞得满朝的文武官员飘飘然不知所向。

    直到最后连皇帝爷也看不下去了,掩嘴干咳两声,清了清嗓子道:咳咳,爱卿,矜持为甚,矜持为甚。

    丞相模样虽生的俊俏,可打小就染有恶疾,浑身上下大病小病一大堆,话说不上两句就抵头止不住咳嗽。那扶风弱柳般的姿态,任谁见了都不免怜惜之心大起。

    时值寒冬腊月,大雪初歇。

    大黍皇宫门前,三三俩俩的宫女冻得脸颊皲裂通红,却一丝不苟地埋头继续工作。手里的扫帚延着洁白的积雪,划出一道道轻浅的雪痕。

    不同于殿外的冰天雪地严寒刺骨,云宫内暖炉晕出袅袅热气,熏的整个侧厅温暖异常。

    流苏金榻上,左首盘腿而座的老者穿着华贵,气宇不凡,此刻他正眉头紧锁,双眼死死盯着摆放在案几上的方格棋盘,犹豫片刻,便将执在指间的白玉棋子轻轻放在了棋盘上。

    右首绝色男子雪衣出尘,见老者放下了白子儿,花瓣似的唇不由逸出一丝浅笑,桃花眼内盈盈柔光,倾国倾城。

    “陛下赢了。”庄言澈抖了抖雪衣的宽大袖摆,朝老者轻轻作了个揖。

    大黍王朝的皇帝老子安昂不满地掳了掳灰白的胡须,眉头轻蹙,不悦道:“丞相何必如此拘谨?朕招你入宫是对弈的,可不是叫你来讹谀奉承。”

    他虽年迈,但脑子可不糊涂。这局棋分明是庄言澈故意输于他的,否则,凭庄言澈,庄大丞相的高超棋艺,怎可能输得这般轻巧?

    “臣不敢。”庄言澈叠手于胸前,又是深深一鞠躬。

    “罢了罢了。”安昂摆摆手,径自抓了把棋子儿,又无聊地一颗颗弹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末了,随口道,“丞相来我大黍也已经三月有余,与众大臣相处的可好?”

    “劳陛下费心,一且安好。”庄言澈柔声道,声色温润清爽,如三月春风吹得人格外舒服。

    “恩,如此甚好。”安昂听着舒坦,闭眸享受地点了点头。后又似想到了什么,不禁邹起白花花的眉头。

    安昂缓慢地放下手中的黑子,踱步至窗前,覆手而立,片刻,幽幽道:“如今国泰民安,百姓不饥不寒,实乃值得高兴,只是…哎,朕仍有一心事未解。”

    “恕臣多言,陛下可是为了悬空的太子位而愁恼?”

    不料庄言澈一语击中要害,安昂错愕地转过身,狐疑的看了他许久,道:“这事委实令朕心烦。”

    他原有九名皇儿,大多都有一翻才能作为,原本是不愁无后继之人的。但让人痛心的是,近几年,皇子们战死的战死,病毙的病毙,太子老三更是伙同老六,企图谋权篡位,还好被御前督统欧阳奕给揭发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太子位悬空,他膝下也就只剩下忠厚朴实却资智不足的皇子老四,成日花天酒地不图上进的老五,以及年仅十岁的幺子老九。眼见他已到不惑之年,这东宫太子依旧迟迟定不下来,叫他如何不愁?

    看了眼依旧从容不迫样的庄言澈,安昂不禁问道:“朕如今所剩的三名皇子里,丞相以为谁最有太子资质?”

    “臣惶恐,不敢断言。”庄言澈不卑不亢道。

    “无妨,不过是想听听丞相的想法罢了。”

    “……”见陛下一副非说不可的神态,庄言澈自知是逃不过了,不由大感头疼。

    他本无意卷入皇权纷争,这次受邀来黍也是被逼无奈,谁让这老顽童似的皇帝爷脸皮比那城墙还厚?想数月前,被回绝在门口的安昂楞是赖着不肯走,三更半夜还在放声高歌:“求丞相,来我黍,助朕富国强兵平天下……”闹得那是鸡飞狗跳,左右邻里不得安宁。于是乎,他万不得以,在邻舍感激涕淋的目光中,来了黍国。

    “丞相?”安昂试探地唤了声。

    庄言澈轻轻叹了口气,极美的容颜有些无奈,整了整衣褶,才徐徐道:“臣至黍国也不过三月,尚未能与各位皇子蒙面,对各皇子的为人也是知之甚少。但就传闻所言,臣以为,选拔太子一事还应过些时日,急不得。”

    “哦?何出此言?”

    “臣斗胆,依臣所见,四皇子安善殿下虽为人忠厚,但心思未免过于单纯,若日后即位,势必难以服众。而五皇子安诚殿下虽是颇有些机智,但贪小利,好享乐,委实难当大任。由此观之,九皇子安炎殿下乃不错人选,聪颖过人,小小年纪便已有帝王之风,但……却过于年幼,若此时委以太子身份,只怕……”

    “只怕他那两个自私的哥哥会闹腾出什么事吧。”安昂接完话,不免摇头长叹,对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是恨铁不成钢。

    庄言澈略微颔首,表示认同。

    “丞相所言,又何尝不是朕心之所虑呢?”安昂步回榻前,坐定,朝庄言澈摆摆手,道,“罢了,这事容后在议。朕今日有些乏了,丞相退下吧。”

    “尊旨,臣告退。”庄言澈起身拱手退了三步,转身,款款离开了云宫。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与思毁于随。更何况是生为一名要树碑立传的帝王?但凡只要金口一开,就必须做到君无戏言,一但选定了国储,就意味着大致注定了帝国未来的命运。

    他已经有所预料了,此翻太子大选,将会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浩劫。高高在上的皇位背后,会是一条怎样血流成河的道路?

    庄言澈不禁长叹,伸手“咯吱——”一声拉开云宫的朱漆镂空大门。

    近日来了一阵寒潮,相较以往更为刺骨。他左脚才刚踏出门栏,便迎面袭来一股沁透人心的寒风,夹杂着少许雪花,冰凉地拍在他如烟的容颜上,卷起他那月牙白的衣摆,一波一波在空中摇曳。

    “咳、咳咳……”喉咙一阵发痒,庄言澈嘴唇冻得青白,止不住地咳嗽,头一阵抽痛。

    早就等候在马车旁的清秀侍从慌忙从车里取出狐皮披风,跑上前,将它搭在庄言澈身上,还细心地拢了拢领口,才略带幽怨道:“这圣上也真是会磨人,明明知道主人您本就身子骨弱,还大雪天的让您进宫下棋,分明就是有意刁难您嘛,哼,要我看,咱们还不如直接回了那潼关老家,看他再去哪儿找这么好的丞相去!”

    “多舌。”庄言澈压下再次咳嗽的冲动,凛眉横了侍从一眼。明眸中的大意是想告诉他:皇宫重地,隔墙有耳。

    这侍从名唤四儿,打小就跟着庄言澈,还虚长了他两岁,摸透了主人的脾性,对庄言澈的言外之意又怎会不知呢?

    侍从暗中吐吐舌头,乖乖闭上嘴,跑到马车前揽开竹帘,扶着庄言澈上马车,自个儿则跳到车厢前御马。

    马车内放有火盆,明亮的柴火烘得车厢暖烘烘的。庄言澈坐了好一会儿才渐渐缓过气来,不适感消去了不少。

    马车行驶得很慢,一路悠悠荡荡,在平坦的雪地上碾出两道长长的车辙,缓缓朝宫门驶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