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 把你的学生交出来

目录:北宋朝廷攻略| 作者:阿痴儿| 类别:都市言情

    “呵呵,希仁兄啊,刚从陛下那出来?”韩琦笑着说道,刚老远就看见包拯从皇宫里走了出来,富弼今日刚离京,他此时进宫,不知所谓何时。”

    “呵呵,稚圭,你也来面见圣上?圣上可能睡下了......”包拯也笑着说道,心下却只想赶紧溜走。韩琦是个豪爽的人,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地,敢作敢当,这点自己很是欣赏。可韩琦此人实在是豪爽地过了头,任何人面子也不给,比如那个刚离京的富弼就常受他的鸟气。

    “哦?圣上睡下了?不知希仁兄最近听到什么风声没?”韩琦背着一只手,站到马头前,拉了拉马耳朵,说道。

    “风声?什么风声?”包拯疑惑地问道,看着韩琦这把年纪了,还在揪马耳朵玩,不由眉头就皱了起来。

    “我听闻城中有一女子,在三月初六那天,在富弼富大人的轿撵路过御街时,她说了这么一句话.......”韩琦停下拨弄马耳的手,转而面向包拯笑了笑,又继续说道:“十日后,富弼富大人,会因母离世而被罢相.......”

    包拯一惊,看着韩琦面脸的笑容,不知他对自己说此话是何意。当下微微一笑道:“韩大人,难道对这些流言蜚语也信?”

    “流言蜚语?”韩琦轻笑几声,道:“我怎么听说那女子进了您包大人的府邸?”

    “韩大人的消息真是灵通啊,包拯刚收了一个女学生,韩大人这么快就知道了?”包拯斜睨着韩琦,暗自庆幸已先将此事凑报圣上,否则........

    韩琦走到包拯面前,一拍包拯肩膀,哈哈大笑道:“希仁兄,你别紧张!这么有趣的女学生,我也想见见!你说富弼这人怪不,他听到此言,居然一笑了之,还言道‘当今大贤甚多呀!’”

    包拯白了一眼韩琦,这人细心起来,细如发丝,粗犷起来,还真是粗糙。那是人家富弼的修养好,对这些流言嗤之以鼻罢了。哪像你,此时真有点小人得志的味道。

    脸色一沉,斥责道:“稚圭,富大人母亲离世,你怎可说这样的话?这样有失仁义。”

    韩琦点了点头,道:“是,是,希仁兄说得对。富大人,刚我还去送他了呢。这不,我进宫来,就是跟圣上汇报此事得。哎,虽然我和富老头子老是拌嘴,可也一起共事了三年,如今他离去,也颇为感伤啊。”

    包拯哈哈一笑,道:“刚我出来时,圣上说他乏了,想小息片刻,你此时进宫,怕是不便。不如一同随我去个地方如何?”

    “哦?去哪?可是去见你那女娃?”韩琦兴奋地说道。他早把赖小宁的底细摸得清清楚楚,居然有人能未卜先知,心下很是好奇。

    包拯抿嘴一笑,道:“你这性子倒跟我那学生很像,做什么事都风风火火地,估计你们会很投缘。呵呵,我这学生还未嫁人,稚圭,不如你看看,给她找个婆家?”

    “那也要先见了再说。我只听闻此女乃徐氏珠宝店徐向田的义女,那玻璃,还有那什么组合柜就是她造得。不知模样如何,已年方二十七,怕是不容易找到合适地......”

    “哈哈,我看是很不容易!她说,要娶她可以,只能娶她一个!”包拯一想起赖小宁双手叉腰,说这句话时的模样就觉好笑不已。

    “希仁兄,我们还是快走吧!再说下去,天都要黑了!”韩琦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好,好,好!这就去!”

    ................

    孙玉德擦着头上汗,喝了一口茶,大笑道:“小姐,再有个十日,便能完工了。”

    “是啊,孙大哥,最近辛苦你们了。完工之日,我请大家好好吃一顿。”赖小宁看着眼前平地而起的三层小楼,高兴地说道。

    “小姐,您太客气拉!您给我们的工钱比我们一年赚得都多。现在大家都舍不得走了呢,天天有大米饭和肉吃,这样的日子去哪找。”

    “噗......这样就满足拉?以后,你们就都跟着我干吧,我不会亏待你们得。”赖小宁看着孙玉德憨厚的脸庞,笑着说道。

    “小姐,您还要盖房子吗?”

    赖小宁摇了摇头,道:“暂时不需要再盖房子。不过我想成立一个公司,我们可以盖楼卖给别人住。”

    “公司?”孙玉德挠头问道。

    “对,公司就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而成立的,就和开一个店的性质差不多吧。”赖小宁绞尽脑汁想着,忽然发现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好差,竟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公司好。

    “哦,原来如此啊!小姐,我们盖房,有人买吗?”孙玉德若有所思地点着头,道。

    “呵呵,那就要看我们怎么样经营了。这事晚点再策划,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吧。”赖小宁笑着说道,见到远处跑来了一辆马车,顿时心生疑惑。

    马车很快就来到了跟前,小厮跳下车,掀开轿帘,恭敬地说道:“老爷,我们到了。”

    包拯走下车,又对着车里喊道:“稚圭,稚圭?我们到了,快下来。”

    韩琦探出脑袋,看了看包拯,一笑道:“这年纪大了,就容易犯困......”说完,也跳下车,四处看了看,问道:“你那女学生呢?”

    “学生容若,恭迎老师.”赖小宁走到包拯跟前,躬身道。

    “容若啊,不必客气。来,我为你引荐下,这位是同平章事韩琦韩大人,你还不快行礼?”

    “韩琦?韩稚圭?”赖小宁惊讶地指着韩琦的鼻子叫道。

    韩琦眉头一皱,一摸胡须道:“正是老夫。”

    “容若,怎可直呼韩大人名讳?”包拯严肃地说道。

    赖小宁讪讪一笑,施礼道:“韩大人,对不起了!我听过您的事迹,如今您真人站在我面前,一时激动,忘了礼数,还望韩大人海涵。”

    韩琦哈哈一笑,问道:“女娃,你听过老夫的事迹?都是些什么事?”

    赖小宁抿嘴一笑,道:“我听闻韩大人有次花百金买了对上好的玉杯,结果被您手下的一员武将不小心打碎。您不但没有怪罪,反而说,东西总有破损的时候,即是无心之失,又何罪之有?足见大人的心胸之宽广,非常人能比。”

    韩琦被她这样一夸,老脸也开始泛红,谦虚地说道:“哪里,哪里.......姑娘真折煞老夫了,惭愧,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