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陆 五四运动的明星领袖(2)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1919年,注定陪着陈独秀载入史册,他前四年的酝酿,没有成为一叠长满蛀虫的白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巴黎和会。本来这是件很有面子的事,终于能够和那些欧美列强平等地出席这次会议,商讨关于处理战败国德国的问题。但这次会议却给中国带来了羞辱。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竟被帝国主义大国强行划分给日本。中国的代表忍气吞声,拒不签字。

    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愤慨,尤其是北京的学生们,联合工商会、教育界、爱国团体等,一致要求中国政府的代表,决不能牺牲国家主权。但北洋政府却意欲给和会代表施压,同意签字。结果,巴黎和会迫于日方请求,无视中国,仍强行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转让给日本。

    国内的爱国人士按捺不住了,当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得知中国外交失败,痛哭之后,联合政、教、士、商,决议于5月4日聚集在**示威,高喊“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力惩国贼”, 血书“良心救国”,以此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权益。

    这次爱国的五四学生运动,主要是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自觉发动和参与,绝不是偶然,正如**后来称,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

    可是,陈独秀却并非运动的直接领袖,事前还受困于一桩丑闻风波。当时,北大教授同仁状告陈独秀**,并因和北大学生争风吃醋,挖伤**,校长蔡元培不得不就此事,召开内部会议,结果以私德有损的原则性问题,解除了陈独秀北大文科学长一职,但仍保留其北大教授职位。

    这就是历史有趣的小插曲。当大事来临,主人公却先栽个跟头,名誉受损,跌入谷底,被绯闻缠身,一代北大学生心目中的明星导师,思想领袖,却和最不耻的事情挂钩。无论嫖娼挖妓真假与否,既然是“明星”,就脱不了被诽谤。而一旦被诽谤,自己再怎么辩解,也没证据。

    五四运动那日,陈独秀并没有出现*现场,但没有此前,陈独秀对新思想尤其反帝反封建思想的传播,北大学生会群起团结起来,不顾生死**示威,抗议政府,抗议中国在国际遭受的不平等地位吗?就像革命家恽代英在五四前不久,1919年3月致函《新青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地醒悟过来,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

    思想从来是润物细无声的。它的后效,要等到之后真正的事件爆发来验证。因此,陈独秀这个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地位是抹不掉的。他的振臂高呼,不是在现场,而是在那些学生的头脑里。

    五四运动后,他又栽了个大跟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并头戴白帽,身穿西服,亲身去公园散发传单,却被暗中埋伏的北洋政府趁机逮捕入狱。在狱中他仍积极指导青年学生,乐观地称:

    “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不屈服者跃然于历史波澜中,百折不回,堪比屈原。他的追求是:“高尚优美的生活”、“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而“出了研究室便入监狱,出了监狱便入研究室”,更成为当时很多青年的座右铭……谁能将他和那个嫖娼挖妓的流氓联系在一起呢?

    所以,命运总是捉弄人,历史总是留下悬疑。

    陈独秀被捕入狱,惊动了整个社会。各大报刊、社会团体、学者名流及政界人士都伸张公理,强烈要求政府允许保释陈独秀。

    他的“领袖”地位又一次彰显。陈独秀是否释放成为焦点,成为政府和民众关系的一个关键纽结,使得五四运动推向了**。当然,这个五四运动是广义的,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以来的思想革新运动,是付诸实践的一切爱国爱公理运动。

    青年**也是陈独秀的追随者,为之撰文称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陈君之被逮,决不能损及陈君的毫末,并且留着大大的一个纪念于新思潮,使他越发光辉远大。”

    3个月后,陈独秀在众人呼救声中,得以释放。这正是他播下的公理的种子的开花结果。五四运动也由此获得了个较先前圆满、乐观、光明、胜利的结局。这天正是1月17日,离他创立《青年杂志》(《新青年》前身)刚满四周年。他成为五四运动无冕之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