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刘太医 (六)夜宴之四

目录:我叫刘邦| 作者:横批竖侃| 类别:历史军事

    等邻人一走,大家的酒也喝得差不多了。不过,刘季今晚没有喝醉,实在是难得。按以往,刘季喝酒过后,就会找一个地方歇息。只有到这时,大家才有安静下来的机会,做一些自己要做的事。

    曹太公劝大家再饮几杯,大家都说,已经尽兴,不能再喝了。曹太公也不再坚持,吩咐准备撤席。

    这时,一个老仆,从内屋出来,开始收拾。任敖连忙让两个小跟班,帮忙清理。这两位正求之不得,在酒桌上,不仅话说不好,别人说的话,自己也有好些听不懂,正愁着闲得慌,一听任敖发话了,赶紧起身,要将桌面收拾干净。

    曹太公谦让了一番,“这怎生使得!这都是下人的活,哪有让客人做活的道理。两位快快歇了,坐下来,好好畅叙一番。”

    任敖其实也想加入跟班的行列,做一些事,但实在是抹不开脸面,只得硬着头皮,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好像屁股底下有钉子一样,比干粗活还受罪。“老伯,就让这两位忙活一下,这里用不着他们。”任敖想多为曹家做一些事,以减轻自己的内疚。虽是自己没有伸手,只是让跟班在做,那也是好的,多少可以尽一些自己的心意。

    任敖看见桌面收拾干净,知道大家有话要说了,自己又开始担心了,不会又要说到曹姑娘的事上吧,再说的话,我可真的受不了了。

    还好,曹太公没有再提曹姑娘的事,大概是这件事,并不是什么值得大家高兴的,再提的话,就要扫大家的兴了,也显得曹太公只心疼自己的女儿,倒把客人给慢待了。

    曹太公说,“今天难得有这么多的贵客,寒舍也是第一次这么热闹。特别是刘太医,连昔日的楚王都请不动,却也赶来寒舍,实是难得。太医德高望重,自离开王宫之后,不问俗事,潜心修道。今日有缘在此,不知是否不嫌我等下愚,赐教一二,也好让我等有幸聆听德音,涤荡尘垢。”

    “哪里,太公谬赏了。老朽山野村夫,怎能当此垂青。若是诸位不弃,老朽到是可以妄谈一二的。”

    刘太医从自己从医开始,说了一些医术方面的趣事,大家本来以为这个话题很是枯燥,但经刘太医一说,就觉得非常有意思,都听入迷了。

    等太医说完了几个故事,任敖开口了,“敬问太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小生不懂,不知何意?”

    “这个很简单,就是平常就得善于调养,不要等到生病了,再去找郎中。医术高明的人,都是在别人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帮助调理,避免了生病。这比等别人已经生病了,再去诊治,要强多了。”

    在座的人有的懂了,微微地点了一下头。但任敖,好像是还没明白,没生病找郎中干什么,不是白花钱,找罪受吗?这样的病,我任敖也会治啊!任敖实在是不明白,请求太医再说一遍。

    太医说,“还是举个例子吧。你看这茶杯,是好的吧?”

    任敖仔细看了一下,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半天才说:“是好的。这和治病有什么关系?我不明白。”

    “如果要是这样呢,”刘太医把茶杯移到了桌边,“你再看看,这茶杯还是好的吗?”

    任敖真是听糊涂了,这茶杯没坏啊,只是移了一下位置,怎么就会坏了?任敖把眼睛揉了揉,没看出什么问题,不免一脸的狐疑,“还是好的呀!”声音太小了,就像是自言自语。

    “这就错了!这只杯子,已经不再是好杯子了。”

    别说是任敖糊涂了,在场听的人,估计都和任敖一样,也开始糊涂了。怎么会呢,这杯子也没碰啊,怎么好端端地,就坏了。太医不是做了手脚了吧?不会啊,他不可能有意将这杯子弄坏。要是这样的话,这不合乎情理啊,对主人也是不敬的。更何况,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刘太医都这么大的年纪了,也不会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意气用事的。要不,是什么幻术?那倒大开眼界了。

    见到大家都有些疑惑,刘太医轻轻地笑了一下,“别急,关键的时候到了。我说这只杯子是坏的,那是因为你们都没看出来。就是因为如此,我才说这杯子是坏的!”

    这句话,说了也白说,大家更是不明白了。

    “大家看,这只杯子,和刚才在桌子中间的杯子,表面上没什么两样。放心,我也没动什么手脚,只是挪了一个地方。这杯子现在在桌边,只要轻轻一晃,就可能掉下来,摔碎了。就像一个人一样,生病了。好的医生,看到这杯子,就会把它放回原来的位置,它呢,也就和原来一样,还是一个好的杯子。这就是治未病。要是杯子摔碎了,再粘和起来,就是治已病。病虽然治好了,表面上和好杯子差不了多少,但不会在和未摔碎一样。粘合得再好,也会有细微的裂纹,不会完全复原到以前的一样。这样的杯子,很容易再次被摔碎。”

    到了这时,大家像是有些明白了。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