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取名

目录:我叫刘邦| 作者:横批竖侃| 类别:历史军事

    刘太公和卢太公两人,听到萧太公说有好的方法,都争着说,“快说,快说!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听听。”

    萧太公在大家的面前,是个有名的智囊,什么点子都有,在县里的活动能力也强,深得上司的赏识,就是县长,也知道萧太公的名声。

    “我的办法就是,看谁的孩子脑门子大,谁的孩子就做老大吧!”萧太公一口说出了自己的妙计。

    刘太公一下子先泄气了,说,“当然是令郎的脑门子最大。”

    “说来说去,还是说自己啊,这叫什么好方法?”卢太公在一边也有些失望。

    萧何急忙解释,“那当然,萧何的老大,谁也别想争了去。我是说,看这两位公子哥,谁的脑门大,谁做哥哥。”

    卢太公说,“萧大哥,我明白了,这不是明摆着要欺负我嘛!是不是今天在刘哥家喝酒,就偏着刘哥。明天我请你到我家喝酒,做几样好菜,行不行?你知道我的脑门子,比刘哥的小多了,我的孩子,脑门还能大到哪去?不行不行,这不算。”卢太公和萧太公开着玩笑,又摸了摸自己的头,似乎是要让大家看看,自己的话没说错。

    哈哈哈,大家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要不然比个头,谁个头高谁就大?”萧太公见卢太公反对第一个方案,便脱口而出,但当话刚说完,萧太公也觉得这个方法,不太妥当。

    果然,萧太公的话刚落音,卢太公就说到,“不行,不行,萧大哥,这不公平,我的个头没刘哥的高,孩子的个头是受我影响的。我看萧大哥今天就是在偏袒刘哥,还是换换别的方法。”

    “两个方法都不行,你说该怎么办?你倒是出个好主意啊!”刘太公见萧太公说一个,卢太公就反对一个,想这样下去,这个问题看来是解决不了了。

    “那就不好办了,要不,比谁的嗓门大,谁就做二哥。”萧太公的第三个主意,大家都没意见了。卢太公自己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有听从了。

    刘太公说,“这个办法好,我同意。不过萧大哥,怎么试出他们的嗓门呢?”

    “你们想办法让孩子哭出来,不就行了?”

    刘太公说,“这不行吧,要是为了让孩子哭出来,真拧坏了孩子,不好。”

    “这?哎!谁叫你们拧了?你们先轻轻拍拍对方的孩子,不就行了?注意了,不哭就算放弃。”

    刘太公和卢太公一听,这主意不错,既不会伤到孩子,又可尽量避免对方的令郎哭。只要对方的孩子不哭,就算成功了一半。

    这两位太公,就像猴子一样,轻手轻脚地走到对方的孩子面前,表面上故意装作很凶的样子。大家都在屏着气,看着他们的滑稽动作,期待着他们还要怎样地精彩继续。不料,萧媪实在是憋不住了,一下子笑出声来。这一笑不要紧,旁观的人,都忍不住了笑了起来。

    刘太公和卢太公,似乎很投入,没有注意这些,他们都想尽量不要惊动对方的孩子。

    刘太公还没有碰到卢太公的孩子,就听到自己的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声音非常洪亮。过了一会,才听见卢太公的孩子,哼了几声,就不哭了,声音比刘太公的儿子小多了。

    这两孩子的哭声,明显不一样。刘太公的孩子,听到大人的笑声,才哭的;刘太公的孩子,像是听到了刘太公的孩子哭,自己才开始哭的。

    “服气了吧,不服不行。”刘太公得意地看着卢太公。

    卢太公心里有些不服气,还想继续比试。最后,还是卢媪发话了,“官人,你就认了吧!当小弟的有什么不好,处处有人照顾。”

    萧太公说,“还是弟妹通情达理,比卢老弟的见识要高多了。”萧太公笑了一声,算是公布了比赛的结果。

    过了一会,萧媪问道,“两位公子叫什么名,日后萧何好称呼这两个弟弟。”

    萧媪的这句话,真说到正题上了。刘太公说,“都还没起名呢!萧大哥,你的见识多,有学问,不如就给我们起一个吧。”

    “这可难倒我了。这名字,是很难起的。就像我的孩子,名字起得也不怎么样。”

    “谁说的,萧何的名字起得好啊,不仅好听,还好记。”刘太公在一边说。

    卢太公这时也放开了,“萧大哥,你就别客气了,为我们起一个吧!”

    萧太公还在犹豫,萧媪先说了,“你这个当哥的,平时说话头头是道,今天给两个侄子起个名,就难倒啦?以后这两个小子长大了,喊你大伯,看你还好意思?”

    “那我就试试看。刚才刘老弟的公子先哭,我就先起吧。听他的哭声,又响又脆,像敲梆子一样,就叫刘梆吧。卢老弟的公子,哭得晚一点,就叫卢晚吧。”

    “好,这名字好,就这么定了。‘刘梆’,是个好名!”

    “看你乐的,我倒想稍微改一下,名字更好。”萧媪笑着说。

    “改?我就喜欢‘刘梆’这名,既响亮,又大气。还有比‘刘梆’更好的名?”

    “我先说出来,你再斟酌斟酌。把‘梆’去掉一个木,就叫刘邦。”

    等刘太公听明白了,大叫一声,“好名!我的儿子叫刘邦,我的儿子叫刘邦!我就是刘邦他爹。”刘太公一时高兴得不知说什么了,轻轻地拉着孩子的手,“我叫刘邦!我叫刘邦!”

    卢太公在一边嘀咕着,“是好名。可我的孩子叫卢晚,不太好听。”

    萧媪在旁边,对卢太公说,“把晚改成‘绾系’的‘绾’,不也很响亮吗?”

    经萧媪这么一改,真的会好名。这回,卢太公也满意了。

    萧太公名字起得虽不太好,但叫起来,都很顺口。不过,经过萧媪的一改,名字不仅叫起来顺,而且蕴含的意义,也不一样了。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