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谁是小三

目录:我叫刘邦| 作者:横批竖侃|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三十八章谁是小三

    自从初生的孩子有了名字以后,刘太公逢人就夸,“这小子长得像我!”

    刘太公现在,已经有四个孩子了。前头的几个,老大叫刘伯,老二叫刘仲,老三是个女孩,大家都爱叫她“淑妹”。其实,淑妹原来是叫“叔妹”,音虽相同,但写起来味道就不一样了,就像前面说过的“刘邦”和“刘梆”,“卢绾”和“卢晚”一样。叔字原先是称呼男孩的,但由于淑妹深得太公喜爱,也就叫了“叔妹”。但大家都认为还是“淑妹”好一些,但太公一直不同意。直到刘季出世后,刘太公才同意改叫“淑妹”。

    这淑妹长得可机灵啦,两只眼睛虽不是很大,但忽闪忽闪的,很有神。她那一双小手,看起来有多可爱啊,白白嫩嫩,肉乎乎的,要是锤在大人的身上,别提要有多舒服了。她的小嘴也甜甜得,逢人就喊,像涂着一层蜂蜜。淑妹老是笑着,仿佛有说不完的快乐。大家都爱逗她玩。别看她年龄小,可做起事来,也像个大人,不急不忙,很有条理。

    在刘季出生以前,刘太公特别喜欢淑妹,没事就用手轻轻地捏她的小鼻子,然后把好吃的,都往淑妹的嘴里送。淑妹也是仰着头,乖巧地看着父亲。淑妹的眼珠子一转,刘太公就知道,这小妞子,又要出什么坏主意了,肯定是看上了自己身上的玉麒麟。

    对了,淑妹最想要的,就是刘太公腰上系的玉麒麟。这是什么玩意,淑妹就想好好地看一下,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要是老伯和刘仲,想碰一下玉麒麟,刘太公就会发脾气。这玉麒麟,被刘太公视为珍宝,这还是自己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呢?样子很是精致。

    据说,这玉还有一段历史呢。刘太公的爷爷的爷爷,曾经救过一位魏国的将军。这位将军,正在和楚国打仗,没想到主将遇到伏击,临阵逃跑,部队闻讯,一下子乱了套。这位将军,也只得撤退。谁知,在楚军的一路追杀下,很快就迷了路。这位将军手下的兵,活着的,不是跑散了,就是当了楚国的俘虏。将军又累又饿,昏倒在地。刘太公的爷爷的爷爷,救了这位将军,把他藏在家中。等魏国和楚国言归于好,在楚国的俘虏,全都可以回国了。这位将军,这才离开,准备回国。临走前,留下了两样东西,作为对救命恩人的酬谢。一个是随身佩戴的宝剑,一个是随身佩戴的玉麒麟。

    等传到刘太公这一代,玉麒麟就一直戴在身上。刘太公把这玉麒麟一直视为自己的骄傲,只许别人看看,不许别人摸一下。就是刘卢太公、萧太公,包括刘媪,也只能用眼睛瞧瞧而已。可淑妹就不一样了,不仅可以仔细地看一看,要是偶尔碰到刘太公高兴,兴许还能用小手去摸一下。

    别看刘太公在外面很讲义气,一向吃亏在前,享受在后,一股子大哥的义气。可刘太公一回到家,就不一样了。什么好吃好喝的,都喜欢一个人独享,包括对刘伯、刘仲,也没特别照顾过。直到有了淑妹以后,刘太公的这个习惯,才开始改变过来。不过,也只有淑妹,才有这个机会,得到父亲的“馈赠”。

    淑妹的两个哥哥,对淑妹都挺好,对淑妹享受到的特殊待遇,一点也不嫉妒。看来,他们俩都习惯了,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淑妹对两个哥哥,一直也是十分的敬重,经常帮他们做事,或者在他们犯错的时候,就在太公面前帮他们说好话,免得一顿好打。淑妹还经常把从太公那儿得到的好吃的东西,拿出来与两位哥哥分享。不过,这两位哥哥,从来都舍不得吃,全部还给了淑妹。

    刘太公出门,总爱把淑妹带着,刘伯和刘仲就没份福气了。每次出门,淑妹都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碰到别的孩子,她还特意扭一扭身子,好让大家看清楚。

    “淑妹,你的鞋子脏了。”大家看到淑妹,都爱这么说。淑妹一听见这话,就会立即转身,背着人,看看自己的鞋子是不是脏了。就是淑妹看不到脏,也会用小手在鞋面上掸一掸,生怕真的有脏了。淑妹就恨别人碰她的头发,要是看到大人的手过来,淑妹就会先把自己的头发护好,免得头发乱了。说起这头发,淑妹每天都是一大早,就缠着妈妈帮自己梳头,一直要整理好几遍,淑妹才满意。

    刘邦的出世,给刘家有带来了心的欢乐。不过,给淑妹带来的,就渐渐地不开心了。

    刘邦在家排行老四,按照规矩和习惯,以伯、仲、叔、季的次序,大家都称他“季儿”,直到他渐渐长大了以后,才被大家称为“刘季”。如果按男孩子的排行,刘季第三,也有人叫刘季“小三”。特别是刘太公,就爱叫“刘三”。这一叫可不要紧,倒是得罪了一个人,谁啊?淑妹!

    别人叫“刘三”或“小三”,淑妹还能接受,但刘太公也这么叫,问题也就出现了。这就是说,在刘太公的心里,自己已经不再是什么“小三”了。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