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徒悲戚(大修)

目录:寂月宫歌| 作者:琉璃夏陌| 类别:都市言情

    踏踏青节刚过,东都还笼罩着薄薄的凉意,琼丘却已繁花似锦,一派欣欣向荣。

    琼王府西北角一个小院落里,葱蓉的垂丝海棠刚刚绽出粉嫩的花苞,树下一把红木古筝旁,端坐着一位轻衫罗裙的柔媚少女。

    少女粉颈低垂,浅笑轻衔,眼波流转中透着悠悠风流。微风拂过,吹动她披散的秀发,露出颈部莹白如玉的肌肤和柔美的弧线。

    少女纤指轻挑琴弦,随着乐声嘤嘤唱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铮铮琴音在芊芊玉指的拨动下徐徐舒展开来,伴着婉转清丽的歌声,更显柔美脱俗。

    琴音渐尽,一阵掌声从树后传来。

    “好!词好,琴好,歌更好!”

    少女站起身,歪着头娇嗔道:“王兄,你又来笑我。说!你偷听多久了?!”

    赵勉从树后出来,一身家常的石青软缎长袍衬得他更显俊逸清雅。

    走到少女身边,赵勉戏谑道:“余音袅袅,绕梁三日,我现在回味的是璃儿你三日前的那段‘离别殇’,可没偷听今天这个。”

    这弹琴的少女不是别人,正是两年前被姬无雁认作干女儿的孤女月墨璃,两年的时间虽短暂,却足以将稚气未脱变成亭亭玉立,将天真烂漫变成多愁善感。

    墨璃双颊微红,笑着接口道:“好吧,那你三天后再来告诉我今天这段‘踏青游’好是不好!”说完抱起琴向房里走去。

    赵勉被她逗得哈哈大笑,提步跟进屋来。

    墨璃把琴交给侍女子衿,并吩咐子佩倒茶。

    子衿和子佩是姐妹俩,都是皇太妃为墨璃安排的侍女。她们本名叫红红和小芬,墨璃觉得俗气,便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中选了两个字做她们的名字。之所以选这两句,是因为内心深处,她对赵勉总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莫名期盼。

    赵勉撩起长袍,在墨璃对面坐下。

    墨璃见赵勉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忙掏出丝帕递给他。

    赵勉接过丝帕,在额头拭了几下,顺手将丝帕塞进自己怀中。墨璃刚要发问,赵勉已接过子佩递上的茶盏,神态自若地道:“听母妃说你最近越发长进了,还夸你的学问比我好呢。”

    墨璃得意地端起茶杯,笑眯眯地一大口热茶喝进去,结果被烫得“噗”地喷出来。

    赵勉连忙站起,拍打衣服上溅落的茶水,无奈感叹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两人正笑闹着,安庆匆匆跑进来,俯在赵勉耳边说了什么,赵勉渐渐敛起笑容,凝神半晌,对墨璃道:“外面有点儿事,我明天再来瞧你。”说完,转身急急去了。

    姬无雁午睡醒后,便接到东都探子发回的坏消息:赵政的妃子有喜了!

    赵政有了子嗣,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大麻烦,姬无雁没心思梳洗,半倚在软塌上蹙眉沉思,带着金质护甲的手指下意识地敲着塌沿儿。

    多年的后宫生涯教会她一个道理,不制人,就必将受制于人。

    她来琼丘前,就在东都安插了可靠的探子,所以虽然远在琼丘,她对东都的情况大致还是了解的。

    她知道这几年睿亲王赵睿基越来越跋扈,结党营私并欲架空赵政。她也知道赵政不是喵喵叫的小猫,而是蛰伏的老虎。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不论孰胜孰负,都将打破原有的平衡,而那时便是她儿子赵勉建功立业的时候。只是要想成功有个前提,就是赵政不能有子嗣,这样赵勉才能名正言顺。

    因为她不能让赵勉留下个弑君篡政的恶名而遗臭万年,她要让她的儿子光明正大站在祖宗面前,继承大统。

    ※※※※※※※※※※※※※※※※※※※※※※※※※※※※※※

    “母妃!”赵勉大踏步走进暖阁,在姬无雁身边坐定,压低声音道:“谁传回的消息?”

    姬无雁同样压低声音道:“寐雪。”沉吟半晌,又道:“哀家看该让她过去了。”

    赵勉愣了愣,眉头缓缓皱起。他知道母亲说的是谁,也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可当这一天突然来临时,他心里竟然隐隐揪痛。

    “母妃,怎么开口呢?”

    姬无雁道:“这个哀家已有安排。”

    次日清晨,墨璃用过早膳,准备去院子里练舞。

    刚出屋门,便听见子衿和子佩在墙根儿边小声嘀咕什么。

    “子衿、子佩,干什么呢?”

    子衿和子佩听见墨璃的声音,吓了一跳,慌忙站起身,吱吱呜呜,神色躲闪。

    “子佩,你说。”墨璃知道子佩胆小不会撒谎。

    子衿拼命对子佩使眼色,墨璃面带不悦,嘟起嘴道:“子衿,去把我的袍子取来。”

    子衿磨磨蹭蹭向屋里挪着步,临进屋时还没忘偷偷对子佩摆手。

    墨璃狠狠瞪子衿一眼,对子佩道:“快说,到底什么事瞒着我!你不说实话,我告诉母妃去。”墨璃扭身欲走。

    子佩被墨璃严厉的语气吓到,嗫嚅道:“刚刚东都来了使者,这会儿应该跟王爷和太妃在前厅……”

    原来是东都来了使者,墨璃松了口气,不满道:“为什么不敢告诉我!”

    “是太妃不让告诉小姐,说怕吓着你。”子佩咬着嘴唇,顿了顿,下定决心般飞快地说:“小姐你不知道,两年前东都派人送来了一坛酒,非逼着王爷和太妃喝,还好吟秋姐姐机敏,将酒坛打碎解了围,听说今天东都的使者又带来个锦盒,谁知道里面又放了什么东西……”

    不等子佩说完,墨璃已提步向前厅奔去。

    原来是这样,一定是太妃怕自己受牵连,所以不告诉她。她受王府大恩,王府有难,自己怎可独善其身!

    气喘吁吁闯进前厅,墨璃手扶膝盖,半俯着身喘气。

    姬无雁皱眉斥责道:“谁让你来的,没规矩!来人,送小姐回房。”

    墨璃没理会,提着裙摆疾步走向姬无雁,经过来使身边时,还不忘给那个獐头鼠目的特使一个狠狠的白眼。

    来到姬无雁身边,墨璃揽着姬无雁胳膊,撒娇道:“母妃,女儿刚刚练了一支舞,想您跟王兄给品评品评,特使一路辛苦,应该好好歇息歇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不行吗!”

    赵勉皱眉低声道:“璃儿,不许没规矩。”

    坐在下首的东都特使清了清嗓子,尖声道:“老奴皇命在身,不劳小姐挂心。”

    说完,特使缓了口气,接着对赵勉道:“元宵佳节时,皇上在宫中大宴群臣,突然想起太妃和王爷独居偏隅,甚感惆怅,因此将席上一道最特别的菜色让人装了,快马给太妃和王爷送来,一来让二位尝尝鲜,二来也解解皇上的思亲之苦。” 说完,让身边的小公公将锦盒送到赵勉和姬无雁面前。

    什么?现在已经过了清明,元宵时的食物怎么才送到?!

    墨璃好奇探头望去,赵勉缓缓打开锦盒,一股腐臭之气扑面而来,呛得墨璃不住作呕。屏息细看,只见锦盒中有一银盘,盘内一条一条黑色的条形物体,好像是肉,只不过已经腐坏了,纹理中蠕动着密密麻麻的白色蛆虫,让墨璃所有的毛孔都立了起来。

    只听特使阴阳怪气地道:“皇上说了,王爷自幼谨慎,上次的灼日酒是用坛子装的,所以王爷不敢喝,这次换成银盘盛放,以解王爷犹疑之心,若是王爷再拒绝,那就是不尊不敬,不臣不恭了!”

    墨璃惊慌地望着赵勉,什么?!皇帝竟然拿着这么一盘东西让赵勉和太妃吃,他们不是一家人嘛!

    “母妃……”墨璃怯怯地唤道。

    赵勉沉声问:“能告诉本王这是什么肉吗?”

    特使阴笑道:“老鼠肉,王爷,皇上说,不够特别的东西配不上琼王府。”

    “母妃!!!”墨璃提高了声音,眼中满是惊慌,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姬无雁惨然笑笑,摸着墨璃的头,无力地道:“好孩子,你出去吧!”

    墨璃飞快地摇着头。

    “听话!”姬无雁的声音带着乞求。

    墨璃还在不停地摇头。

    赵勉厉声道:“月墨璃你给我出去,难道你愿意看着我和母妃在你面前像狗一样吃腐肉吗!!”

    墨璃惊慌地看看赵勉,又看看姬无雁,双手紧握,颤抖着扭头跑向厅外。出厅门时,她的余光瞥见赵勉正拿起一条腐肉送向嘴边,腐肉上的蛆虫,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