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目录:(紅樓同人)似卿非卿入梦来|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黛玉收到自扬州来的急信,说是父亲林海病重危急,希望她早日回扬州探望,黛玉一听到消息后就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身在扬州,贾母也立刻让贾琏带黛玉回扬州,又叮嘱他要好生替黛玉打点扬州的事务。

    贾琏允诺后即和黛玉出发,不到一个月就回到扬州来,黛玉一进门就匆匆地奔向林海的卧房而去,林管家来不及阻止,只好先安排了贾琏一行人的住处。

    “爹爹,玉儿回来看您了。”黛玉望着躺卧在床,面容枯槁的父亲,跪在床边哭道。

    “玉…玉儿?妳回来啦,别难过,爹爹在走之前还能看到玉儿就很高兴了,人到头总免不了一死,只可惜爹爹不能看着玉儿长大成人,不能看着玉儿出嫁…。”林海微微睁开了眼,艰难地看向黛玉道。

    “爹爹,您不能死,您死了,玉儿怎么办?”黛玉泪流不止地道。

    “姑父,贾琏向您问安。”贾琏让随行的奴仆跟林管家去打点行李,自己跟着黛玉身后跟着过来,一进门就急忙向林海问安。

    “原来是贾琏你陪玉儿回来的,真是劳烦你了。”林海看了贾琏一眼,点头道。

    “姑父太见外了,老太太让我劝您千万要保重身子,虽然林妹妹住在贾家里并不缺什么,可是也不能没了娘亲才几年,又得要失去您。”贾琏亦劝道。

    “我又何尝不想…,可惜这身子怕是拖不了多久了,以后…玉儿就只能拜托老太太和她两位舅舅多加照应,咳…咳…。”林海言语有些困难地叹道。

    黛玉在床边一直哭着根本回不了什么话,贾琏见林海的样子恐怕是真如他自己说的,撑不了多少时日,想起临出门前王夫人特地跟他交代的几句话,又琢磨着从一进门到刚刚所见到的情景,似乎有些什么盘算。

    黛玉回到林家后,就每日侍候在林海身边,而贾琏也没闲着,在林家里外走动着,打探一些林家的事情,意外地让他听到一个消息,贾琏起先并没有想到其他的,只是放在心底打算等回去再禀报给贾母知晓。

    仅仅一个多月,林海便溘然而逝,黛玉几次哭到昏厥,把紫鹃和雪雁吓得手忙脚乱,贾琏则主动和林管家一起帮忙打理林海的后事,林海在扬州多年,自也有不少官场上往来的朋友,和地方上的仕绅都前来致哀不提。

    数日之后,贾琏却发现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这林家里外的摆设看着似乎价值不菲,可是变卖处理之后,却也只有二三十万两银子,与他原本以为的差距甚多,于是便找了个由头套问林管家的话。

    “林管家,这林姑爷的灵柩可是要送回苏州?”贾琏客气地问道。

    “是的,老爷生前就已经让小的去信苏州老家给那边的族人,让他们随时准备好,该送去的银两也都早就送去了。”林管家回道。

    “林姑爷身后的财产全部都送去了?”贾琏惊愕地问道。

    “大概是吧?小的记得大约有十万两左右,说是让那些旁支子弟有机会念书求取功名,余下的就用来打理祖产,至于这屋里将来变卖所有的银两就权作姑娘的嫁妆之用。”林管家虽有些不解贾琏的讶异,但仍点头道。

    “怎么可能?真的就只有这些吗?”贾琏一点也不相信只有这点钱而已。

    “琏二爷,您大约不知道,老爷他向来清廉,祖上虽然留有薄产,却还有些远支宗亲要顾忌着,哪里能动得了呢?这年余的日子,光是药钱就已经花费不少,零零总总的算下来,还能余这些就已经很不错了,小的本来还担心要是老爷的病一直不能好转,那将来…只怕还得向舅老爷借支才能过日子呢。”林管家叹道。

    “这样啊。”贾琏失望地道。

    黛玉只是挂念着父母都已离她而去,根本无心去管将来的日子怎么过,她以为总是还有外祖母可以依靠,虽然比不得爹娘,但好过无人可靠、无处可去,又哪里会想到自己家的财产正被人觊觎着。

    贾琏不相信林家的财产只有这几十万两,便又来问黛玉可知道她父亲留了什么财物与她?没想到黛玉一脸茫然地看着贾琏摇头。

    “爹爹什么也没跟我说,我以为他都已经交代给林管家了,难道林管家没跟琏二哥您说吗?”黛玉纳闷地问道。

    “哦,当然是说过,只是我担心还有遗漏,所以想来问看看妳清不清楚。”贾琏神色略显尴尬地道。

    “我从来也不曾问过家里的家产之类的事,那日回来后又一心想着父亲早日康复,哪里会去想到那些?更何况玉儿也不懂得理财之事,林管家是林家的老人,有他帮衬着,玉儿自是放心的。”黛玉为难地回道。

    “既是如此,那么大概也错不了了,我看这一两日就该送林姑爷回苏州去,然后咱们便回京城去,往后妳就安心在荣府住下便是了。”贾琏略略思索后,就安慰了黛玉几句。

    秦可卿病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让宁府花去不少钱财为她治病,最后还是逃不过病魔的摧残,在新年刚过完不久也芳魂永逝,让向来以这个媳妇为傲的贾珍夫妇大为悲痛,反倒是她的夫君贾蓉脸上看不到几丝伤心之感。

    秦可卿断气时正值半夜,东府的仆人匆匆地往荣府来报,让荣府众人均是一阵惊骇,而宝玉在屋里突闻恶耗,想是思及秦可卿生前的好,竟似一时无法接受地吐出一口鲜血,把袭人等人吓得手足无措,连忙地替他更衣,又要去回贾母请大夫,却让宝玉给拦住了,只换了衣裳去见贾母后向东府而去。

    东府的府门此时已是大开,不少贾家子弟都前来帮忙打理,贾珍为着秦可卿的丧事,竟然不顾规矩地打算用薛蟠提议的那口棺材,也不管那是否与秦可卿的身份不合,又托了荣府的王熙凤来帮忙打理宁府,还道不必担忧银两之事,只管大办就是。

    于是,京城里几乎所有王公贵戚、文武官员都接到了讣文,富察家当然也不例外,富文夫妇和傅恒在正厅里正在商量这件诡异的事。

    “不过是个五品宜人的丧礼,这样子大办是不是太过头了?皇上那里难道都没说什么吗?”郭络罗氏皱着眉头问道。

    “皇上那里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听说连怡亲王和庄亲王世子都会去,另外…果郡王也应该会到场,其他文武百官恐怕去的也不在少数。”傅恒略思索了一下后,回道。

    “我在年前曾听到谣传,说那秦可卿是皇室血脉,生父是前朝的某位皇子,但是确切的是哪一位就不知道了。”富文说道。

    “很有可能,只是…有人猜测秦氏的死因不单纯,好似两三年前有过什么不利于秦氏的传言,虽然后来又消失了,可是那种传言很难说没有几分真实性,毕竟宁府两父子什么心性,众人少有不知道的。”傅恒微微点头道。

    “难道是…皇上派人做的?虽然说秦氏病了有一阵子,不过听说前些时候好转了不少,怎么可能突然就…。”郭络罗氏轻声质疑道。

    “胡扯!皇上绝不可能做这种事。”富文连忙喝道。

    “皇上不会做,但难保不会有人揣测皇上之意行事。”傅恒轻声地道。

    “不管是怎么回事,既然很多人都去了,咱们也不能不去,春和到时候就跟我一块去吧。”富文又道。

    “知道了。”傅恒点头应道。

    秦可卿的灵柩足足放置了四十九日方入土,而那几日也果然如同傅恒所说的几乎有点头面的人物都到灵堂上致哀,如此情景越发让人对于秦可卿的身份生疑。

    真正知道秦可卿身份的石嬷嬷此时却站在院子里,轻轻地一声叹息后,便又转身进了小厨房为语凝打点膳食,她早知道进了那个地方没什么好结果,却不曾想会把秦可卿逼到这般田地,如今贾家的荣华还未到尽头,要能为秦氏雪恨还不知道得等多少年。

    “石嬷嬷,我听那些婆子说这些日子外头挺热闹的,妳知道是什么事吗?我问她们,她们都没人敢说,大概是被四嫂下了禁令的。”语凝看石嬷嬷又端了一锅补汤进屋来,好奇地问道。

    “哪有什么热闹?不过是贾家一个晚辈媳妇的丧礼罢了,夫人怕妳一时好奇想去看看,担心妳如今是双身子会被冲犯到,所以才不准她们多嘴的。”石嬷嬷边添起一碗汤边回道。

    “哦…。”语凝淡淡地应了一句,心想莫非是秦可卿?这么算来是差不多时候了,难道外面那些人真以为她是九阿哥的女儿?不过,确实不可能有人查出破绽的,一切都很巧合啊,如果当初没有自己动了点小手脚,恐怕今天躺在那里的就是她了吧?

    “太太不会真的想去吧?姑爷可是会不高兴的,年前他才为了妳那阵子心情不好,特地去寻了那些上等的珍珠串成手串给妳戴的,好不容易安睡几日而已,别又瞎折腾了。”石嬷嬷见语凝没有说话,以为她在想着要不要去凑热闹。

    “才不是呢,我跟贾家的人又没见过几回,做啥去凑这种热闹?倒是爷肯定要去的,记得让他这几日别进正房里休息,也别去靠近灵安,灵安风寒才好呢,不要到时又被惊吓了。”语凝撇了撇嘴,委屈地回道。

    “嬷嬷晓得的。”石嬷嬷笑着应道,看语凝喝完补汤后,收拾了碗筷,就让语凝休息。

    语凝慢慢地晃到暖坑上,举起右手看着上头的那串珍珠手串,微微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