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闺密

目录:宝钗的幸福生活| 作者:杜鹃枝上| 类别:都市言情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陶佳佳微微仰头,眼里流光璀璨,指着眼前紫红色的重重花瓣,叹道。

    宝珊也笑道:“刘禹锡的这一首诗写得真好,牡丹当得上国色天香的称号。”

    刘玉莹伸手摘了朵开得最好、颜色最艳的紫色花瓣,说道:“国色天香?那又如何,还不是像它一样,凋零得更快罢了。”说着把手里的花瓣揉成一团,摊开玉手,任它随风撒落到地上,“用不了几天就会成了泥土,谁还记得当日的娇媚呢?”

    宝钗心里感到很奇怪,这刘玉莹平时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今天怎么了,三番两次地落陶佳佳的面子,难道与她的婚事有关?遂笑道:“成泥也好,成土也罢,只要不辜负这花期,努力地绽放自己就了无遗憾了。”

    宝珊也怕陶佳佳恼了,忙笑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使成土成泥了,花香却依然存在,这就足够了。”

    陶佳佳白了刘玉莹一眼,“姐姐真是的,这么多盆花就数那盆魏紫开得最好,我还没欣赏够呢!你干嘛要摘它呀?”丝毫不把刚刚的抢白放在心上。

    宝钗多看了她两眼,是个心胸豁达之辈。

    刘玉莹怔了怔,笑了起来,眉如弯月,唇如樱桃,比眼前盛开的牡丹花还明艳几分,“是我想左了。”

    陶佳佳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双手挽上她的手臂,笑道:“姐姐真好看,应该多笑。”

    宝钗也一边感叹,现在就有了如此之姿,等过两年眉眼长开还不知道是怎样的动人呢!幸好她出生在富贵权势之家,否则……

    ※※※※※※

    “几位妹妹,我下个月就要进京了,今天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在金陵相聚了。佳佳妹妹,刚刚……你别在意。”刘玉莹望着水里浮浮沉沉地花瓣,突然说出了这一番话。

    亭子里的气氛一滞,宝钗几人面面相觑,“不是说年后吗,怎么是现在上京?”

    “早去晚去还不是一样。我们去划船好不好?”刘玉莹不欲大家多问,生硬地转移了话题。

    宝钗吩咐丫鬟去喊船娘,刘玉莹忙止住她,“让她们过来有什么意思,我们自己玩就好了,那里不是已经备好船了吗?”

    “那不行,太危险了。”宝钗正色地说道,“你想玩还是叫船娘吧。”

    刘玉莹想了想,“算了,让她们退下,我们自己玩吧。”

    陶佳佳含着点心,口齿不清地说道:“这会天气怪热的,你们玩吧,我看着就好了。”

    宝珊一副你们决定就好了的样子。

    众丫鬟很有眼色地退了出去。

    刘玉莹抢过陶佳佳的点心,把她拖起来,往河池边走去,“点心有什么好吃的,一起去玩。”

    薛家的河池是从金陵城外引进来的活水,水很清澈,水里的鱼儿成群成群地嬉玩着。

    河池外围铺了层鹅卵石,因为每隔段时间就有人来清理,倒没有长青苔,石子光亮。

    刘玉莹三两下就把绣花鞋脱掉,撩起裙摆,站到了水里,舒服地眯了眯眼,回身说道:“水里挺凉爽的,你们也下来吧。”

    陶佳佳左右环视了圈,也有样学样,“反正是宝钗妹妹的家里,没事的。”

    宝钗无奈地看着这两人,一个是有恃无恐,恐怕也有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另一个是天真无比,并不知道有个叫“流言”的词语。

    “天啊,你们在做什么?被人看到就全完了。”宝珊大惊失色,一边巡视四周,一边提起她俩的绣花鞋,“我们什么都没看到,快点把鞋子穿上。”说到最后声音已充满了哀求。

    宝钗一笑,“三姐姐,不要紧的,这是我家。”说着也脱鞋进了水里,“嗯,是挺凉爽的。”

    宝珊目瞪口呆地看着,良久才咬咬牙,也脱了鞋子,小心翼翼地下了水,刘玉莹扶着她,笑道:“怎么样?很舒服吧?”

    几人嬉闹了很久,直到衣裙微湿,才回到岸上。

    刘玉莹一屁股坐在草丛边上,陶佳佳又吃起了点心,宝珊拿手帕擦干脚上的水珠,把鞋子套上。

    宝钗笑吟吟地坐着,看着刘玉莹的不拘小节,陶佳佳的娇憨,宝珊的柔顺,想着她们再次相聚的样子,做梦也想不到几年以后,当她们再次重聚京城时,一切物是人非,刘玉莹心死,宝珊成了人们口中的悍妇,自己整日为茫茫的前路担忧,唯有陶佳佳依旧无心无肺。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太阳已经西落。

    刘玉莹几人辞别了薛太太,就要离开了,宝钗心里很是不舍,但也无可奈何,“姐姐,你走的那天我估计不能送你了。”看到刘玉莹眉梢竖了起来,忙解释道:“你别误会,我下个月要去趟扬州。”沉吟了下又说道:“姐姐,我有个姓林的妹妹可能也要去京城,就住在荣国府贾家,如果方便的话,帮我开解开解下她。”

    刘玉莹答应了下来,拉着宝钗退后了两步,压低声音说道:“我年前曾邀请王家的六姑娘去我家做客,她的裙子不小心被茶水污了,后来挑走了我最好的一条裙子,我现在还心疼着呢,但不知道为什么朱夫人那么喜欢她?”说完朝宝钗挤了挤眼睛,跟上了陶佳佳。

    宝钗刚开始不明白她的话,待听到朱夫人才想起前些日子在王家赏花宴上的事情来,刘玉莹估计是知道了些什么才这样提醒她的吧。

    如果刘玉莹的话可信,这王家六姑娘不仅小家子气,估计眼皮子也低,确实不是薛蟠的良配。

    宝钗送走了这几个闺蜜,打算去丹柳院找祝姨娘,自己年纪毕竟还小,在薛蟠的婚事上,薛太太未必会听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