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徐大姑娘

目录:宝钗的幸福生活| 作者:杜鹃枝上| 类别:都市言情

    父亲获罪病故,母亲病弱,妹妹稚弱,千里进京寻兄,宝钗叹了口气,如果她没有穿过来,也跟她的处境大抵相似吧。

    “春晓,盒子里还有多少点心?都给徐家母女送过去吧,估计她们只带了干粮,那徐太太一看身子就弱,干粮不一定吃得下。”

    春晓清脆地应了声,把盒子的点心重新包好,还体贴地带上了水囊。

    “姑娘,徐家统共只带了两个包袱,估计出门急,没来得及准备行囊,但徐太太的身子……我们这次出门多带了点燕窝,姑娘,要不我们匀点给她们。”水蓝笑道。

    春晓闻言动作一滞,期待地望了望宝钗,竖起了耳朵,放慢了打包点心的动作。

    宝钗好笑地看着这两人,笑骂道:“人家的丫鬟是替主子节省的,你们倒好,一个个地要往外贴东西。”

    水蓝和春晓伺候了宝钗几年,知道宝钗没有责怪她俩的意思,笑道:“那是因为姑娘善良,我们才敢这样。”

    “好哇,都成了我的不是了。”宝钗故作严肃地板起了小脸,直到两丫鬟有点忐忑不安地低下头,“扑哧”地笑了声,说道:“春晓,你问管家要半斤燕窝和两根人参,一起送过去。”

    春晓点点头,翻遍了马车,找出个花白色的布包,装好点心和水,往后面秦管家的马车奔去。

    ※※※※※

    “太太,你还好吧?嬷嬷,我们早上买的点心还有吗?”徐大姑娘看着脸色愈加苍白的徐太太,焦急地问一直以来对她们母女照顾有加的许嬷嬷。

    许嬷嬷担忧地看着徐太太,轻轻地摇了摇头,老爷出事之后,家里就被抄了,夫人……呃……现在要称太太了,太太只来得及拿了几件首饰就被赶出了官邸,后来为了营救狱中的老爷,首饰也当了大半,谁知老爷竟死在了狱中,办完老爷丧事后,银钱也用得差不多了。老爷没有嫡亲的兄弟,太太家的两个异母兄长并不待见太太,一家人只好千里迢迢进京投奔老爷的一个远房侄儿。

    哎,现在离京城还远着呢,更何况也不知道京城的侄少爷为人如何?如果……偏偏太太这会又病了,连抓药的钱都没有,那里有闲钱买点心,要是连马车也修不好……

    大姑娘也知道家里的情况,但母亲现在这样子,眼底一暗,对许嬷嬷说道:“你看着太太和妹妹,我去去就来。”

    “娴儿,我没事,你是个官家闺秀,怎能去问人家要吃的呢?”都说知女莫若母,徐太太忙拉住大姑娘的衣裳。

    大姑娘凄凉地笑了起来,眼角慢慢地渗出了泪花,父亲没了,姨娘肚子里的弟弟也没了,如果不是知府怕把事情扯大,恐怕她们还要背着一个罪臣家眷的名声呢?她现在算哪门子的官家闺秀呀?

    “妈,薛姑娘人很好,没事的。”

    许嬷嬷叹道:“太太,姑娘,还是我去吧。”

    正闹着,马车慢慢地停了下来,春晓笑着问道:“我是姑娘身边的贴身丫鬟春晓,姑娘有东西要给徐姑娘。”

    大姑娘用手背擦了擦眼睛,示意许嬷嬷打开门,笑道:“春晓姑娘,进来吧,外面热着呢!”

    这是一辆装行李的马车,车身不大,春晓进去后,越发地显得拥挤起来。

    “徐太太,徐姑娘,我们姑娘让我送了糕点过来,这是我家厨娘做的,你们别嫌弃,尝尝鲜。”春晓一边说着一边把东西摆出来,“徐太太身子虚弱,这是一点补身的药材,你们收下吧。”

    徐太太忙推辞道:“东西拿回去吧,薛姑娘肯载我们一程已经感激不尽了。”

    春晓笑道:“我们姑娘说了,出门在外谁都有不便的地方,徐太太就别见外了。”

    徐太太看了看一脸期盼的大姑娘,把拒绝的话咽了回去,自己即使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两个女儿打算,要是她有了个万一,孩子怎么办?谁知道那个侄少爷会不会善待自己的女儿?

    看到母亲收下了薛姑娘的好意,徐大姑娘才放下了心,对春晓笑道:“薛姑娘这会方便吗?我想去跟她道个谢。”

    徐大姑娘到的时候,宝钗正倚在车壁上看水蓝打络子,听到春晓的回话,忙让她俩进来。

    在马车上不方便,徐大姑娘只是草草地行了个礼,摘下了帷帽,宝钗顿时觉得眼前一亮,瓜子脸,细长的眉毛,丹凤眼,略显苍白的樱桃小嘴,怎么看都是个美人。

    在宝钗评价徐大姑娘的时候,人家也在打量着她,肌骨莹润,脸上略带婴儿肥,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眼如水杏,举止娴雅,大家闺秀当如是。

    “薛姑娘,家母让我过来给姑娘道谢,如果不是遇到你们,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宝钗忙拉她在身边坐下,笑道:“今天的事情谁碰到了都会帮一把,不值得挂齿。”

    话虽如此,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想到送点心和药材过去的,徐大姑娘再三感激地道谢。

    宝钗喜欢徐大姑娘的不卑不亢,徐大姑娘也喜欢宝钗的善良和知书达理,不一会两人就姐妹地叫了起来。

    宝钗沉吟了一会说道:“论理有些事情我不该问,但我跟姐姐一见如故,忍不住要问,如果得罪的地方还请姐姐见谅。”

    徐大姑娘见宝钗这样说,慎重地坐了起来,“妹妹,你问吧。”

    “你们是去京城投奔哥哥,这哥哥不是你亲哥哥吧?”

    “不是,是我的一个堂兄,我家人口凋零,除了这位堂兄,其他人都出了五服。我父亲早年对他有恩,我们才想到要去投奔他。”徐大姑娘声音很低落,心里充满了不安,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

    宝钗宽慰了几句,徐大姑娘挂念着徐太太,告辞了出来。

    酉时末,终于到了栖霞镇,徐太太带着两个女儿过来给宝钗道谢,并且辞别。

    宝钗虽然欣赏徐大姑娘,也没有拦着人家进京的道理,吩咐春晓给徐太太请了个大夫,第二天一早就送了她们一家离开了。

    马车继续前进,估计再过几天就要进入扬州的范围。

    “水蓝,我怎么好像听到后面有哭声?”宝钗竖起耳朵,疑惑地问道。

    水蓝也仔细听了听,点点头,正打算打发人去问管家,一个护院提了个人过来,水蓝一看,是今天早上才告辞的许嬷嬷,惊道:“许嬷嬷你怎么在这里?你家太太和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