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章 年礼与流言

目录:宝钗的幸福生活| 作者:杜鹃枝上| 类别:都市言情

    今年薛家已经除孝,年礼安排比前几年更费心思,其中又以京城王家及贾家礼物最为贵重,毕竟岳家、舅家、连襟是古人最为讲究的亲戚,薛父虽然不在了,但这些礼节却不能马虎。

    一大早薛太太就把宝钗叫了过去。

    “钗儿,这是今年给你舅舅家和姨夫家送的年礼礼单,你看看还差什么。”薛太太把一沓礼单递给宝钗。

    宝钗接过来大概看了一下,笑道:“妈,这是送给舅舅他们的礼物,让哥哥也过来拿个主意吧。”薛蟠转眼就十三岁了,明年就要参加童试,是时候让他了解一些人情世故了,免得变成了书呆子。

    薛太太却想着薛蟠毕竟是薛家唯一的孩子,以后要撑起薛家的门庭,这些东西以后也是要他拿主意的,忙让丫鬟去请人,又问道:“钗儿,你明天考核管事,有人在场可以吗?”

    宝钗把礼单放在绣着四季如意的炕屏上,搬着薛太太的手笑道:“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妈也过去给我压压场子吧。”

    薛太太伸手点了点宝钗的鼻子,“不是妈要过去,昨天你大伯娘过来,听说你要考核管事,问你方不方便,想让你三姐过来看一下。”说着叹了一口,“她明年就要出嫁了,你大伯娘怕她性子太软绵容易被下人辖制,这会想教教她。”

    宝珊明年就要出嫁了,夫家是镇江杨知州的庶子,家里人多口杂的,又是庶子媳妇,也不怪大太太担心。

    宝钗想起了上次牡丹宴时,那个脱去绣花鞋踏水的女孩,宝珊虽然看着温柔,但并不像她们想的那样软弱,心里并不担心她会受到欺负,但能够帮到她自然也不吝啬。

    “妈,既然三姐姐感兴趣就过来看看吧,如果六妹妹有空的话也一起来玩。”

    “行,妈来安排。只是钗儿,你邀请了宝珊、宝琴,单单落下宝珍,这好吗?”薛太太并不知道薛四这两个月干的事情,有点犹豫地问道。

    “妈,不是还有宝瓶没有邀请吗?哪里是只落下她一个了?”宝钗撇撇嘴,不以为然地说道,虽然大人的恩怨不能牵扯到孩子身上,但她向来不喜宝珍的嚣张跋扈。

    薛太太刚想说宝瓶太小不能相提并论,又想起中秋节蝓哥儿出事后,薛四凶恶的神情,四太太胡搅蛮缠的样子,心里冷了下来,也不再坚持。

    “妈,妹妹,有什么事情找我?”薛蟠一身黄色嵌青纹提花蟒缎棉袍,同色腰带,腰间挂了一个通透碧玉雕琢的玉佩,正挑起帘子带着丝丝寒气走了进来。

    薛太太忙笑道:“外边冷不冷?快过来坐。”

    薛蟠在火盆旁边站着,笑道:“我先去去身上的寒气,妹妹体弱,过到她身上就不好了。”

    宝钗抿嘴而笑,眼里的暖意即使在这样的冷天也掩盖不住。等薛蟠暖和过来才指着炕屏上的礼单说道:“这是打算送给舅舅和姨夫的礼单,你瞧瞧。”

    薛蟠认真地研究了半响,才皱着眉头问道:“这是不是太贵重了?两尺来高(约70厘米)白玉雕琢的观音像,五张上好的白色狐狸皮,各种名贵的香料……妈,我不是心疼这点东西,这实在是太打眼了,传出去人家还以为我们家底丰厚呢?”

    宝钗赞赏地看着薛蟠,猛在一边点头。

    薛太太有点不高兴地说道:“家底丰厚不好吗?这是我们自家的东西,又不是偷抢来的。”

    虽然不是偷抢来的,但绝不能这样便宜了贾家,宝钗笑道:“妈,哥哥说得对,我们是不在乎这点东西,可这不是为难贾家姨妈吗?她家人多口杂的,如果回礼重了,会让下面的人嚼口舌,如果回礼轻了,让姨妈的脸往哪搁呀?再说舅舅家,同样是王家的女儿,妈送了这么多贵重东西,让其他的姨妈怎么想,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故意让她们难堪呢?”

    薛太太打算送这么丰厚的礼物其实也存了一段心事在里面,七月份时,她曾收到王夫人的信,信上说让她带着蟠儿和钗儿进京,话里话外都透露出想结亲的意思。对这件亲事,她心里是千愿意万愿意的,这丰厚的年礼只是想告诉贾家,她薛家虽然不贵但很富有,根基配得上贾家。但现在听宝钗这么一说又拿不定主意了。

    宝钗看到薛太太脸色松动了,忙笑道:“妈,我们多送一些金陵的特产过去就可以了,虽然不贵重,但却是我们的心意。你想呀,舅舅和姨夫家祖籍都是金陵,想必也是想念金陵的土仪的,我们多多地送过去,也圆了贾家老太君的心愿。”

    薛太太本来送这么贵重的东西,也存了讨好两家的心意在内,听宝钗这么一分析,也就依了宝钗的意见。至于王夫人收到价值远比不上往年的年礼时,气得连砸了两个杯子的事情就不在宝钗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除了贾王之家两家的年礼,其他世交、金陵官员的年礼也是很讲究的,好在有往年的旧例可循,宝钗跟薛太太讨论了一个早上方敲定了下来。

    “妹妹,你真能干,这么简单就把太太说服了。”出了韶华院,薛蟠佩服地说道。

    “哥哥,要不是你指出这些问题,我都不知道这礼单有不妥呢?这么说来,你岂不是更厉害?”宝钗含笑说道。

    薛蟠虽然怀疑宝钗是在安慰他,但心中却生出了一股男子汉气概,好好保护母亲和妹妹的念头更强烈了起来。

    ※※※※※

    “姑娘,这是福管事送来的账单。”待宝钗坐下来,春晓忙把刚刚小童点墨送来的东西放在宝钗跟前。

    宝钗喝了杯茶,才细细地看了起来。不错,这几天当铺生意好转了很多,毕竟是老字号了,没有了价格的差异,薛四哪里斗得过福管事。

    “你去告诉点墨,这事福管事做得不错,继续做下去,这点钱我们家还赔得起。”就不知道薛四是不是也赔得起了。

    春晓点点头,亲自出去交代点墨。

    “姑娘,祝姨娘过来了。”小丫鬟月梢在门外说道。

    “让她进来。”宝钗进内室换了一件家常穿的半旧印花棉袄。

    “姑娘,我这会过来有事情请示你。”祝姨娘在绣墩上坐下,“临近年关,我们是不是也该给丫鬟婆子小厮做两套新衣了?”

    宝钗疑惑地看着祝姨娘,这些事情有必要拿过来讨她主意吗?“姨娘跟太太商量就好了。”

    祝姨娘笑道:“还有件事情,我们家是不是要买些丫鬟?现在很多丫鬟都大了,估计过了年就要配人了。”

    “这事你回了太太,看着办吧。”说到丫鬟,宝钗想起了一件事,中秋节的时候听到丫鬟在假山边偷情,因为这些日子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就把这事给忘了。

    祝姨娘点点头,“姑娘放心,我一会就去跟太太商量。”

    宝钗轻笑,以祝姨娘的聪明肯定知道了自己的用意,她是不想让祝姨娘架空薛太太内宅管理的权利,所以家里的事情她都要祝姨娘回过薛太太后再做决定。

    “姨娘,我前些日子听到一些关于丫鬟不好的传闻,你让周嬷嬷查一下,空穴来风是最好的,如果是事实的话,可就要好好梳理内宅了。”宝钗并没有听到什么流言,只是想找个借口调查偷情的事情罢了。

    谁知祝姨娘脸色一白,以为流言已经传到了宝钗的耳里,忙站起来赔罪,“姑娘,我不是有心要隐瞒你,只是不想让这种不堪的话玷污了你的耳朵。”

    宝钗没想到还真有流言,看了祝姨娘一眼,“说吧,这是怎么回事?”

    祝姨娘微微有点难堪,毕竟宝钗把内宅管理的事情交给了她,出了这种事情她难辞其咎,“流言是蓝家老婆子喝醉了传出来的,我已经派人问过她了,她并没有任何的证据,只是口无遮拦地乱说。我已经罚了她的月例,革了她的差事了撵出去了。”

    “蓝家?”宝钗若有所思,“她跟蝓哥儿奶嬷嬷蓝氏有什么瓜葛?”

    祝姨娘一愣,对宝钗敏捷的头脑很佩服,“这蓝氏是这老婆子的堂侄女,太太身边刘家的大儿子就是娶了这老婆子的妹妹的亲孙女。”

    宝钗揉了揉额头,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呀。“蓝氏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祝姨娘摇摇头,“她跟瞿嬷嬷虽然走得近,但也没有其他的发现。”

    “那从这老婆子查起,我就不信这中间没有猫腻。”宝钗从不相信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