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七章 筹谋

目录:宝钗的幸福生活| 作者:杜鹃枝上| 类别:都市言情

    魏嬷嬷向薛太太福了福身,神情自如地笑道:“太太和姑娘英明,知道我是被人冤枉的,三年前让我进了针线房当差,几年不见没想到刘姐姐还记得我。”

    刘安家的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她已经很久不在府里当差了,特别是吴大娘回家荣养之后,除了年节进来给薛太太请安,很少再打听到府里的事情,不了解情况,不敢再贸然开口。

    薛太太瞥了刘安家的一眼,对她大惊小怪微微不悦,“如果没有其他事情,铺子的掌柜就是魏嬷嬷了。”

    魏嬷嬷忙跪了下来,朝薛太太和宝钗磕了三个响头,郑重地说道:“请太太和姑娘放心,奴婢会好好办事,不辜负太太和姑娘的希望。”

    宝钗点点头,笑道:“你先回去把手上的活儿交接一下,明天申时去芷兰院,我还有事情交代。”

    魏嬷嬷应道,见薛太太和宝钗没有事情要交代,行礼告退。文采和迎柳也忙跟了出来,刘安家的看了看正在跟大太太说话的薛太太,恨恨地瞪了魏嬷嬷背影一眼,也退了出去。

    宝琴一溜烟地跳下椅子,摇着宝钗的手,瞪圆了眼睛问道:“四姐姐,这样就完了?一点都不好玩。”

    宝钗捏了捏她还带着点婴儿肥的脸颊,笑道:“那你要怎样?”

    宝琴顿了顿,委屈地看着宝珊,“三姐姐,四姐姐这是糊弄人。”

    宝珊若有所思地看着魏嬷嬷等人的背影,听到宝琴的话才回过神,柔声问道:“怎么啦?”

    “你们……”宝琴扑到薛太太的怀里,“二伯娘,三姐姐和四姐姐欺负人家。”

    宝钗莞尔地看着她,真是是个很可人疼的孩子,聪慧而又狡黠,天真而又细心,怪不得贾母那么喜欢她。

    众人玩笑了一会,在薛家用过午膳才回去。

    ※※※※※

    “嬷嬷,铺子你看过了,也跟家里绣庄的掌柜见过面了。你说说你的看法吧。”

    宝钗毕竟是个大家闺秀,轻易不能出门,即使出了门也是一堆丫鬟婆子前呼后拥的,铺子的事情她只能出点主意,大体的操作还是要依靠魏嬷嬷。

    魏嬷嬷早料到宝钗有这一问,早打好了腹稿,笑道:“姑娘选的铺子位置极好,附近住的都是富贵人家,只是那一片有很多老字号的金玉铺子,我们刚开始估计讨不了好。”说着稍稍抬头看了宝钗一眼,怕宝钗一开始期望太高,自己辜负了她的希望。

    金陵是前朝古都,背靠秦淮河,是江南经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汇集了大江南北的各种玩物、奢侈品的铺子,要想插上一脚,分一杯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宝钗心里都有数,但如果没有七分的把握,她也不敢贸贸然地说开铺子。

    “嬷嬷,你可知家里绣庄是做谁的生意?”

    “是……”魏嬷嬷想说是做富贵人家的生意,但眼角无意中扫了眼宝钗裙摆上绣得精致的君子兰,忙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真正富贵人家都有自己的针线房,主子穿的衣服都是针线房做出来的。例如薛太太和宝钗,贴身衣物是身边丫鬟亲手做的,外面的衣裙是针线房的人做的,没有从外面绣庄买衣服的道理。

    “姑娘,绣庄做的应该是那些一般人家的生意。富贵人家用不着绣庄,贫寒人家用不起绣庄。”

    宝钗点点头,“不错,但我开的铺子打算把衣服和玉饰结合起来,做富贵人家的生意。”

    魏嬷嬷瞪大了眼睛,刚刚不是说了富贵人家不会买绣庄的衣服的吗?“姑娘,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宝钗很欣赏魏嬷嬷坦白的态度,笑道:“如果我们在款式上多下功夫,做到款式新颖独特,哪些富贵家的夫人姑娘会不会到我们铺子里面订做衣服呢?如果她们来了,我们的玉饰可不要向她们推荐呢?”

    魏嬷嬷眼前一亮,但还是觉得有点为难,“姑娘说的在理,但这衣服自古以来就那么几种,除了在绣花、针脚上下功夫之外,我想不出其他的变化。”

    “嬷嬷,你看这个怎么样?”春晓忙宝钗画了好几天的图稿拿给魏嬷嬷。

    魏嬷嬷并不相信宝钗有什么好的主意,疑惑地接过图纸,粗粗看了一眼,只觉得画中的东西很奇怪,因为是宝钗给的,又仔细看了一回,竟是越看越惊喜,到最后微微抖着手问道:“姑娘,这是你画得吗?果然与平时穿的小袄有很大的区别,只是这比例好像有点不对劲。”

    宝钗暗暗擦了擦额头,她又不是学习服装设计的,能够根据前世羽绒服和韩服的样式把它画出来已经不错了,哪里还知道它的比例呀。

    “嬷嬷,只是我随手画的,你看看可不可行?”

    魏嬷嬷看了又看,指着上面的图纸问道:“姑娘,前面这两排是扣子吗?这袖子是不是窄了点?还有这腰身是不是也窄了点?”

    宝钗摇摇头,“我现在也说不准,你先调整尺寸,照上面的样式做一套出来,先看看效果吧。”这是结合了二十一世纪冬装和现在褙子款式,画出来的连衣裙样式,在没有见到实物之前,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人们能不能接受。“先用棉布做一套吧,就按我的尺寸。”

    魏嬷嬷应了下来,向春晓要了宝钗的衣服尺寸,回去研究去了。

    宝钗正打算去薛太太处请安。

    水蓝和李大娘捧了一大叠账本过来,小小地放在桌上,笑道:“姑娘,我们核对过了,只有几处小小的错误,一共差了两百三十五两银子。”

    宝钗点点头,随手翻起账本。

    李大娘又说道:“姑娘,这两百多两的银子虽然对我们奴婢来说是很大的一笔钱财,但放在铺子里却是不多的银子。”

    宝钗怔了怔才反应过来李大娘是怕她多想了,拿话开解她,不禁失笑,她虽然讨厌吃里扒外的人,但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而且这些事情薛太太才刚刚交给她,此时翻后账对她没有好处,但对李大娘的提醒还是很感激,笑道:“你们两人也累了半个月了,放你们一天假,后天再过来当差吧。”

    李大娘和水蓝知道宝钗过年前事情多,都不愿意回去休息。

    水蓝说道:“我们不累,姑娘要是心疼我们,过年给我们一人发个大红包就可以了。”

    宝钗扬头对春晓说道:“春晓,把前儿准备好的赏钱给她俩,省得老是惦记着我过年的红包。”

    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祝姨娘从外边进来,也笑道:“姑娘也跟我说说,让我也笑笑。”

    宝钗知道祝姨娘这会过来肯定有事情商量,挥挥手让丫鬟退下,请祝姨娘坐下,“姨娘,什么事情?”

    祝姨娘脸带无奈地说道:“姑娘,前阵子的流言是从刘安家传出去的,是她儿媳马氏跟她丈夫吵嘴,回娘家哭诉时气不过胡说的,但一来二往的就变成了那样的流言。”

    也难怪祝姨娘无奈,刘安本是薛太太陪房,很得薛太太器重,宝钗刚刚驳了刘安家的掌柜念头,薛太太是不会跟她计较,但如果再次找刘安家的麻烦,薛太太的脸上就不好看了。

    宝钗想了想,才说道:“这件事情你心里又算就行了。另外家里年纪上了十八岁的丫鬟就跟她们家里商量下,一人赏给几两银子,打发回去备嫁,省得整天整出事情来。”宝钗一想到中秋晚上的事情,感觉像吃了个苍蝇一样恶心。

    那些丫鬟的月例不过才半吊钱,宝钗赏几两银子嫁妆已经很不错了,祝姨娘忙应承下来,“前两天已经跟太太商量过了,明儿让人牙子带人过来,我们先把人挑好再打发人。”

    宝钗对这些不感兴趣,让祝姨娘自己折腾去了,但没想到却折腾出了人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