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二章 两岁娃顽皮治愈己病 七岁童逞能竟成神医(5)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二章 两岁娃顽皮治愈己病 七岁童逞能竟成神医(5)

    无奈之下,柴管家带人回到了冯府,向冯老爷陈述了一天的经过。冯老爷听后只是叹了口气,说儿大不由爷,这畜生是死是活随他去,谁也替不了他。

    转天早上,柴管家去开院门套马车,准备继续去找大少爷。不料,只见一个人横躺在大门口。柴管家走近一瞧,竟是大少爷,忙叫人把大少爷抬了进去。此时的大少爷已是头发蓬乱,鼻青脸肿,身上的衣服沾满污泥浊水。柴管家没敢惊动老爷,而是先把他抬到自己的房间里,为大少爷擦洗脸上的伤痕。谁知,老爷似乎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步迈进来。见到大少爷这个样子,老爷顿时气得浑身颤抖。他连呼造孽啊造孽,便一口气没上来,背过气去。全家人都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李言闻很快被请到冯家。

    见此情景,他急忙让家人找来大蒜两头,捣碎调水,把冯老爷搀扶起来,扒开其嘴,将蒜汁灌下去。片刻之间,冯老爷竟苏醒过来。他睁眼看了看周围的人,深深地喘了一口大气,说不出话来。李言闻先是诊了脉,问明了缘由,便让家人将冯老爷安顿好,自己则走到外间屋子开始撰写药方。李言闻对两位夫人说,冯老爷是急火攻心,痰火壅盛所致,目前已无大碍,但这种病症是需要慢慢调养的。李言闻开了方子,让冯家到城里的药庄去抓药,说这药共一十四副,七副一疗程,早上文火煎服。之后收拾东西,离开了冯家。

    冯玉山讲完他家的事情后又告诉李时珍,这些事情都是娘对他说的。他问李时珍是否知晓李言闻先生到他家给老爷看病之事,李时珍说不知,还说大凡爹出诊的事都从来不和他提起,爹就是反对他询问和打听行医治病里面的事情。李时珍告诉冯玉山,爹用的蒜汁之法他早就懂得,那是一种救急之方,是最快最奏效的方法。若他赶上也会用这种方法的。他还告诉冯玉山,他爹治这种痰火之病是很有经验的,其实,有七副药就可以了。

    三天过后,李时珍问冯玉山,令尊大人的病可有好转。冯玉山说,还是不大好,每日早晚咳嗽不停,吐痰碗许,总是气喘吁吁的样子。李时珍说,一定要按时吃药,煎药要看好火候,要煎够时辰,这样才能把药性煎出来。

    七天过去了,李时珍又问起冯老爷的病情。冯玉山说,还是不见起色,和吃药的头一天没什么两样。李时珍若有所思地说,那就奇了。他问冯玉山煎药用的是什么水,冯玉山被李时珍问懵了,说当然是缸里的水呀,难道这煎药之水还有什么讲究?李时珍笑了,大模大样地对冯玉山说道,中草药中的讲究太多了,比如这水吧,有雨水、露水、冬霜、腊雪、冰雹、神水、井泉水、节气水,不知你家用的是何方之水?

    冯玉山看着李时珍,心里的那份佩服又增加了几分。他问李时珍,他爹用的药应当用什么水煎才好?李时珍道,医书上说,清晨第一次从井中打上的水叫井华水,用这种水煎药专治痰火壅盛之症。

    冯玉山记在心里,回家后把李时珍的提议和娘说了,娘听后一想,此话有理。从第二天起,玉山娘早早起来,到院里的井台上打清晨的第一桶水。她把水打来后便放到厨房里,用水缸盖儿盖好,等日上三竿时用这桶水亲自给老爷煎药。让她高兴的是,老爷吃了这种水煎的药,一天比一天好。三天头上,老爷吐痰数碗;又过了几天,老爷痰消咳止,此病痊愈了。冯老爷夸李言闻先生的药神了,柴管家笑了,说后七天煎药的水和前七天用的不同,前七天用的是水缸里的陈水,而后七天用的则是早晨的第一桶井水。冯老爷被柴管家说懵了,问这话从何说起?这时,柴管家才一五一十地把玉山娘换水煎药的事向老爷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