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少年秀才乐极入大狱 知府大人悲哀鬼剃头(1)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四章 少年秀才乐极入大狱 知府大人悲哀鬼剃头(1)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四月,李时珍参加蕲州府举办的童试,考上了秀才,这一年,他十四岁。

    这时的李时珍已经长成一翩翩少年。他身材修长,五官端庄,修眉覆目,额头宽阔而闪亮。他身着崭新的蓝布长衫,头系四方平定巾,言谈举止都显得儒雅而大气,俨然一位少年书生。

    从蕲州城里观榜归来,瓦硝坝一下子就热闹了许多。乡邻故里都来到李家贺喜,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李时珍天资聪慧,少年学有所成,将来必登龙虎之榜。李言闻高兴得不得了,他要在家中款待儿子。晌午饭时,时珍娘特意做了两道蕲州的名菜,一道是山药炖板鸡,一道是豆腐煮鲫鱼,这两样菜都是李时珍最爱吃的,只是平日里很少吃上罢了。堂屋里,一张八仙桌子摆上,李家五口人围坐在一起,桌上饭香菜香,桌前人们的心情也都香喷喷的。

    李言闻在李时珍面前总是极严肃,平日里常板着面孔。而今日却是例外,他一脸的喜悦,连眉梢上都挂着笑意。哥哥果珍以往吃饭时总是要坐在爹的旁边,这一次却坐在了李时珍的身边,让弟弟时珍坐在他以往的座位上。妹妹李艾花坐在大哥身边,眼睛直溜溜地看着二哥。时珍娘桌上桌下地忙个不停,一会儿端碗一会儿拿筷的。李言闻第一次端起酒杯,为儿子祝贺。做爹的今天高兴,他让李时珍也喝,说这酒是用江南最好的糯米酿成的,味道醇厚,是他的老存货,今天他要多赏李时珍几杯,因为李家今天是个好日子。时珍娘说,她这几个菜也都是精心做的,这山药和山鸡都是早上从集市上买来的,都是新鲜的。这鲫鱼更是早上在雨湖边的渔船上买来的,买时还活蹦乱跳呢。李时珍看着爹和娘,有些承受不住。他觉得这些款待都是因为他考中了秀才,爹娘对他中了秀才如此重视,把他当成了家中的座上宾。仿佛一夜之间,全家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了。

    哥哥李果珍比李时珍大三岁,虽没有李时珍的天资,但也从小读书,忠厚老实,安分守己。从时珍记事时起,当哥的凡事总是让着时珍,从不和弟弟吵架。妹妹李艾花小时珍两岁,却是李家的掌上明珠。李言闻平生喜欢艾草,尤其是蕲艾。他喜欢蕲艾上开着的水灵而又湿润的淡褐色的小花,于是就给女儿起名为艾花。李艾花从小和娘学得一手好针线,平日里就是爱绣个花朵什么的,而且绣出的花朵都像在山上和田野里开着的一样。听到二哥李时珍考上了秀才,她在自己的绣花簸箩里又选花样又挑花线,说要给二哥绣一只彩色的凤凰,这凤凰是二哥在凤凰山上看见的那只。她刚刚下针,正在绣着。妹妹祝二哥像那只凤凰一样从凤凰山上飞将起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李言闻喝了不少酒,他边喝边和李时珍拉着闲话,话题当然是科考之事。他说这秀才考上是第一步,虽也风光,但不是正式的科考,乡试才是科考。他告诫李时珍,要想在乡试中考中就要苦读朱熹,只要把朱熹的文思和才情学上一二分就能考中。李言闻还说,八股文要学好,那是不可回避的大明的文体,也是很有意思的。李言闻酒喝得多,话说得也多。李时珍洗耳恭听,但他对此无大兴趣,他知道爹又在老生常谈了。

    酒足饭饱,李言闻到书房里去休息一会儿,今天他喝多了,这是平日里没有过的。李时珍趁此机会也站起身,来到院外。早上冯玉山和郝小宝就跟他约好,午饭后到蕲州城里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