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少年秀才乐极入大狱 知府大人悲哀鬼剃头(5)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四章 少年秀才乐极入大狱 知府大人悲哀鬼剃头(5)

    蕲州府衙在蕲州城里算不上是最堂皇的豪华之地,却也是一显赫之处。这里早先是一处私人住宅,建于永乐末年,宅子的主人官至吏部侍郎,告老还乡后就在蕲州大兴土木,建了这处宅子。后来老侍郎因一桩朝廷大案受到牵连,家境败落,宅子移户他人,几经易主,如今就成了蕲州府衙。府衙一进三重,头一重为大堂,是府衙老爷问案之地;二重中堂,为老爷待客会友的地方;过中堂经过一个花园便是后堂。后堂是一套宽敞的四合院,马知府上任之初,内宅就设在这里。没多久,马知府在离府衙不远的一条街上置办下一处宅子,安置了家眷,这后堂就成了他一人的天下。这里是他会见知音密友的地方,也是他休息娱乐之所。这里有马知府的书房两间,东边一间为他读书之处,西边一间是他舞文弄墨的地方。马知府酷爱书法,闲来便临上一会儿帖,他临二王,也临李北海,还喜欢赵孟頫。所以,那郝小宝模仿家父笔迹修书一封,被马老爷一眼识破,也就不足为奇了。府衙中堂的西边还有一个跨院,府衙大牢就在那里。李时珍从牢里出来,穿过花园,径直被带进了后堂的西书房。此时马知府端坐在后堂的太师椅上,正等候着他。

    见到李时珍,马知府一脸春风,半脸和气,他给李时珍赐座,之后竟慢慢地一面品茶,一面和李时珍攀谈起来。

    这马知府今年三十有九,姓马名乐善,武昌人氏,从小就苦读诗书。虽家境富有,但也不是纨绔子弟。他曾参加过乡试,虽没有考上解元,但也考上了孝廉。之后,他又两次参加会试,总想得个贡生之头衔,但都没有考中。尽管如此,按照明朝的官制,他还是于嘉靖二年做了知县。这马知府做官还算清廉,不贪不索,倒是落了个较好的名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自己一个远房的表妹进武昌楚王府做了王妃,便打通关系,攀上权贵。没过一年,他便到江西做了通判,半年后又坐上了知府的宝座,两年前调任到蕲州。到蕲州之后,马知府很少出头露面,整日里在府衙处理事务,闲来便做着升官的美梦。美梦之余,他的花心也日渐欲浓。他背着家眷在外拈花惹草,结交相好,有时也去烟花柳巷里走上一遭。自从得了那鬼剃头的怪病之后,马知府的心情减了三分,待头上和嘴边都生出白发白须时,马知府的心情又减了三分。这白发白须影响了他的前程和爱好,他怎能不苦恼呢?

    马知府还是头戴圆顶帽坐在那里,这帽是官吏头上的乌纱,是官场中常用的冠帽。马知府戴在头上虽很合适,但在这后堂里,看上去总是有些不协调。李时珍记住了麻四的话,不看他的头上。但面对知府老爷,不看他头上又看何处呢?

    李时珍低着脑袋,一言不发。

    马知府问,怎么不抬起头来?

    李时珍抬起头来。但他不看马知府的脸,而是看知府老爷身上的那根束带。李时珍说,学生没有触犯大明的律法,不知知府老爷为何抓我?

    马知府说,你小小年纪就造谣生事,蛊惑人心,闹得蕲州城里不得安宁。你以为你一个小小的秀才就能唬住本官吗?

    李时珍说,知府大人请想,那凤凰是天地间之神鸟,有史书与典籍为证。学生确是亲眼所见,就算你知府老爷对我用上大刑,我也不会推翻自己。

    马知府说,你不要巧舌如簧,我只问你那凤凰飞到什么地方去了?你今天再说来给我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