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七章 娶娇妻成家洞房梦短 拜明师学艺寂寞十年(4)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七章 娶娇妻成家洞房梦短 拜明师学艺寂寞十年(4)

    李时珍还常常记下金代著名医学家张元素著作中的一些东西,他对张元素的《医药起源》《珍珠囊》和《药注难经》等著作也十分入迷。他还称张元素为《灵枢》《素问》后的第一人。尤其对张元素的一段论述他会永远铭记在心。元素说,凡药根在土中者,中半以上,气脉之上行也,以生苗者为根;中半以下,气脉之下行也,以入土者为梢。病在中焦与上焦者用根,下焦者用梢,根升梢降。李时珍以为,这是用药的法则之一,定要切记。他闲来便翻着自己所做的这些读书札记,这里有他的书中摘录和读书心得,他读书时的一些感想和体会都写在了里面,成为他一生的无价之宝。

    李时珍读书时最喜欢春天和秋天两个季节,春天里万木复苏,杨柳多情,小桃初绽,草色青青。面对雨湖,他读书总会读出一种趣味和情调来。每每这时,吴氏总是一天到书房里来上几次,或送茶食,或送衣物,或特意到这里小坐一会儿,并反复说不打扰他,让他视而不见才好。也是每每这时,李时珍总是停下来与爱妻说上一小会儿,说的话也都是家长里短之类,说得妻子抿着小嘴儿没完没了地笑。而往往就是在这时,妻就十有八九地站起身,执意朝书房外走,说不能再坐了,耽误了夫君读书可不得了。李时珍拉她不住,眼看着妻就走了出去,还为他关好房门。于是,李时珍转身后继续读书,把方才的事都抛至脑后。只要一走进书中,李时珍就忘掉了一切,以致忘掉了自己。他的脑海里只有医和药,只有天地之间的自然万物了。

    李时珍读书时也喜欢秋天,秋天是一个冷静的季节,一切都从兴旺和繁盛中沉静下来,开始慢慢地思考。雨湖的秋天月淡风斜,黄花早开,秋风瑟瑟。李时珍就喜欢听这秋天的风声,这声音里有几分悠扬和懒散,如少女翩翩起舞的裙裾。在这时读书总是有一种好的心情,总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他说雨湖的秋风是可人的,和他的心情总在一个节拍上跳动。他还说那秋风是通晓人意的,他能听到秋风的心跳和呼吸。

    岁月在书房中漂流着,一晃几载过去了。到了这年秋天,李时珍已有两个儿子,长子建中和次子建元,都是聪明调皮的孩子。李时珍读书时根本就无暇顾及他们,吴氏整日带着孩子,还要照顾丈夫,很是辛苦。但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仿佛她身边都是一些喜庆的事儿,她从不知道忧愁和烦恼是什么样子。

    在家中,读书成了李时珍唯一的嗜好,李时珍从这间小小的书房走进了他从小就痴迷的医药世界里。那世界浩瀚而深远,无边无涯。尽管那个世界里有许多陌生的东西,尽管这些陌生的东西读起来是那样吃力和繁琐,但他还是读下去了。他总是在书中看到一抹亮光,有如在夜间田野里看到一闪一闪的萤火。他感到书中所讲述的那些医理和药理新奇而又有趣,他在书海里走着,无目的地走着,他不知要走到什么地方去。

    他开始读《伤寒论》和《千金翼方》,李言闻闲暇时便和他一起切磋医道。李言闻说,这是他必读的两种书。《伤寒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共十卷,乃中华历史上第一部临床治疗专著,已流传了一千多年。李言闻告诉李时珍,张仲景的著作很多,都读是读不完的,要有选择去读才对。那张仲景的《五脏论》《疗黄经》《口齿论》要放到后面再读。李言闻还说,《伤寒论》从天地自然之气候讲到人之伤寒、温病等症,讲得深入浅出,鞭辟入里,是古今一集大成者。李时珍说,北宋医家韩祇和著《伤寒微旨论》两卷,阐发张仲景的辨证之理,并另有发挥,也是受后世推崇的。李言闻说,不错,但张仲景先生是旷世奇才,是辨证用药之楷模,也是你一生要效仿的先贤,切不可丢弃之。李时珍点头,说是的,儿子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