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七章 娶娇妻成家洞房梦短 拜明师学艺寂寞十年(7)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七章 娶娇妻成家洞房梦短 拜明师学艺寂寞十年(7)

    秋去冬来,李时珍还是整日里以书为伴,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在读医药之书的同时,还读了大量的经史之书,其中有《战国策》《吕氏春秋》《梦溪笔谈》《论衡》《楚辞》《四时纂要》《自然论》《百感录》《期间杂记》《禽经》等。李言闻起先教导他,学医必要学儒,这两种学识是相辅相成的。李时珍在读儒之中更认清了这一点。于是,他把读儒也作为读医的一部分,读儒能增加对医药的理解。他从古今的医家身上看到,大凡有名气有造诣的医家大多都是儒家。既然如此,他李时珍更应把儒家的经典也当做医药经典来读。

    在阅读大量经史典籍的过程中,李时珍最感兴趣的就是《说文解字》和《尔雅》二书。《说文解字》为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许慎所撰,是中华最早的一部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书籍,为李时珍研究医药书籍提供了诸多的帮助和指导。如韭字,许慎说,像叶子长出地面之形状,乃一久生的植物,一年可三四次割之,其根不伤矣。又如酒字,许慎说,酒,就也,就人之善恶也。还如白芷,许慎说,此药生于水下泽之,气味可与兰草相比,故骚人常以兰茝咏叹,故有芳香、泽芬之名,古人才称之为香白芷。李时珍对许慎先生的《说文解字》推崇之极,几乎每天都要翻上几回,几十回,甚至还多。在他的心目中,这部《说文解字》就是他研习医书药书的一部词典,什么都可以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

    李时珍感兴趣的第二本书就是《尔雅》。此书为中华最早解释词义的著作,由汉初学者缀辑周汉诸书旧文而成,是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之宝书。这《尔雅》不同于《说文解字》,它的释义有其妙处。如在鹿梨的称谓上,《尔雅》释为檖,即罗也。因这种树木的花纹如罗,故用此名。又如棠梨,《尔雅》中讲,杜,甘棠也,红之为杜,白之为棠,说得极为精辟。再如莲藕,《尔雅》中释义说,其根藕,其实莲,其茎叶荷,说得简洁而形象。李时珍在阅读大量的医药典籍时,这两部书就成了他最重要的辞书,总是放不下的。有时,他把这两部书同时放在书桌上,遇上一种药材要同时查这两部书。他要核其究竟,看看怎样释义准确和完整。他在书海里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快乐,找到了两位读书的师长。

    要问他究竟读过多少书,连李时珍自己也不知道,他在读书时总是处于有序和无序这两种状态之中。他读医药,从古至今地读;接着,他又读经史,又是从古至今地读。不知有多少次,他读上几页医药后又读经史,读上几页经史后又读医药。他就这样在这两类书籍中穿梭往来,像一个愚人。而读到书中最精彩的文字,他就有些不由自主了。他有时在书房里不停地走动着,有时站在窗口,痴痴地望着远处的雨湖,但他又不知自己在望些什么,是望湖上的飞鸟还是湖边的桃李和芙蓉。不论望什么,他都是视而不见的。他每每走进书中之后就走不出来,寻不到从书中走出的路。他的眼前常常出现一片迷惘,说不清是怎么回事。他本人都说不清,谁还能说得清呢?

    光阴在书中走得最快,这是李时珍读书以来的自我体会,这体会是深刻的、刻骨铭心的。从第三次到武昌乡试落第之后,从他立志学医之后,一晃已是近十个年头,这一晃就在弹指之间。而今,他已从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儿变成了四个孩子的父亲,从一个只有聪明和灵气的少年成长为一个热血青年。在浏览古今医药典籍时他发现,那些金光闪闪的典籍之中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例如,从古至今的各代本草,这些本草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但问题多多。他常常为之而苦恼,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李时珍还是整日里做梦,做各式各样的梦,梦各种各类的人。这些,他都习以为常,再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一天夜里,李时珍早早躺下了,他觉得很累,一天浏览了几十种有关本草的典籍,从《神农本草经》到《名医别录》《李氏药录》《唐本草》《药性本草》再到《蜀本草》《开宝本草》《嘉佑补注本草》《日华诸家本草》《用药法象》《汤液本草》等,最后他浏览的是《证类本草》。他的头脑里都被这些书占据了,几乎没有一点空闲之处。他合上一双累眼,渐入梦境。忽然,他看到一人破窗而入,到他面前。惊讶之余,他细细打量,只见此人身高八尺,牛首人身,开口声若雷鸣。李时珍想,这不就是人们传说的神农吗?正在李时珍迟疑之时,那人说道,他乃神农氏也,从远古而来,特意跟李时珍探讨和切磋古今本草之事。李时珍先是施礼拜过,随后洗耳恭听其高谈阔论。神农说,从《本经》至今有各家本草近百,集天下之草药,为庶民疗疾。但这些本草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他让李时珍列举一二。李时珍说,这有何难,历代诸家本草虽载药广博,附方万千,但分类繁杂,舛谬甚多,如药之产地、品种、方剂、治疗等方面误处不少。以药为例,一药多名和多药一名者就可数上百味之多。神农问,既是如此,如何是好?李时珍说,以我所见,大凡错处都应纠正之。神农问,假如重修一部本草如何?李时珍答,此念正合我意,应当重修一部新的本草,集各家所长,传于后世。神农点头称是,说若能修成,你李时珍定成为一代医药宗师。说罢,隐身而去。待李时珍从梦中惊醒时,窗外还挂着一轮杏黄月,星河里还闪着耀眼的光环。

    李时珍兴奋得翻身坐起,对妻子说,他要重修一部本草,传于后世,妻子听不懂他的话,以为他做梦昏了头脑,劝他清醒清醒。李时珍起身下床,来到院中,他深深地吸了几口夜间的空气,像是**着天上洒落的一缕缕皎洁的月光。他此时像是在梦中一样,他要实现自己瞬间的夙愿。

    第二天一大早,李时珍就把这个想法和父亲说了,李言闻听后沉思了很久,之后,微微地点了点头,说,此乃非恒心而不能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