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八章 奸商遇国难机关算尽 绣女闻惊雷误吞绣针(5)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八章 奸商遇国难机关算尽 绣女闻惊雷误吞绣针(5)

    看着灾民们都喝上了药,娄知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纹儿。

    再说那温大江和莫漠金二人。那日,娄知府召集蕲州的商家富贾化缘赈灾之后,一夜之间,那些不愿出银子的人跑了个精光。只有这二人没跑。他们没离开蕲州是各有原因。这二人在商家里都属于算天星之类,算盘珠子一拨拉,能把天算破了。那温大江是做布匹生意的,想着这大水之后就到了秋天,天一转凉,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谁不得做上一两件衣服?这可是他赚钱的时候,所以他不走。怕知府老爷追着他**要银子,他掩人耳目,偷吃了一些巴豆,装作中了痢疾,留在了蕲州。谁知那巴豆太厉害,几脬稀屎过后,他想提裤子都提不上了。这莫漠金和温大江是拜把子弟兄,在算计上,他比温大江更高一筹。他是个粮商,有人说他卖粮食能一颗米粒一颗米粒地算计。他有个绰号,叫摸摸金,意思是他没钱没利不伸手,伸手就能摸着钱财。这次蕲州大水,神鬼都愁,他却高兴得几夜没睡好。他觉得天赐良机,是他功高盖祖的时候了。

    原来这莫家就是靠发国难财起家的。莫漠金的祖父当年在家乡开个小米店度日,六十年前的一场大水,他祖父就是靠倒卖粮米,净赚了八千两银子,于是他便扩建门面,买房置地,并把生意做到了蕲州城里。到了莫漠金父亲这一辈,又赶上了一场水灾,那是三十多年前,一场大水淹了半个蕲州城,莫漠金的父亲囤积居奇,又捞了一大笔。而今,大水又淹到了家门口,他开始盘算着再发一把大财,盖过先人。不料,他一不小心竟染上了霍乱,真的卧床不起了。

    这日,他听说城里已经支锅熬药,便让家中的一个小伙计去城里弄些药来。那小伙计叫五儿。当他提着一个木桶来到北门前的大锅旁取药时,被那看药的衙役拦住了。那衙役一歪脑袋,说后面排队的还有百八十人,你一人就提着桶来,要灌走一桶,这药都归你家算了!众人一看,也都火了,哪里有不吃药只捎走的道理?正在大家议论之时,有人却认出这孩子是米店的小伙计五儿。五儿说,主家全家人都病倒了,让他来取药,他是被差来的。正巧,娄知府从这里经过,听了事情原委后,说先让他取,他取药也是去治病人。随后,娄知府就请李时珍特意到莫漠金家走上一遭。

    李时珍让衙役带了一袋陈年的老艾叶,来到莫家。莫漠金一见李时珍到此,激动得热泪盈眶。李时珍为其诊过脉后,就让莫家人烧起大锅,把那些艾叶洗净,放到锅中,添满了水。告之待煎至二三分水时就把锅端下,汤温时就可服用了。李时珍走时还说,这病正是重的时候,此药须用上七天才行。

    三天头上,莫家十几口人的病都奇迹般地好了。莫漠金心里受不住,便亲自到府衙致谢,并带来一千两银子,说这是他尽的微薄之力,还请知府大人宽恕才是。娄知府笑了,说这出力是自愿的,谁出了力府衙都想着,日后在生意上会为他主持公道。娄知府还说,他正在从武昌和其他地方调运粮食,三五天都能运到蕲州,他劝莫漠金抓紧卖店里的大米,不卖会发霉的。莫漠金点头,说他回去就办这卖米的事,开仓卖粮。

    蕲州城内外的积水开始渐渐退去,只半个多月的光景,灾民们也开始从帐篷里走出来,有家的回家,有亲的投亲,回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