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十三章 太医院里冤家又聚首 紫禁城中单方治疑难(2)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十三章 太医院里冤家又聚首 紫禁城中单方治疑难(2)

    李时珍是随礼部的王大人来到太医院的。这王大人乃楚王爷的旧交,受王爷之托,王大人把李时珍引荐给了太医院的院使。

    太医院院使名叫姜和,此人年近六旬,生得眉眼清晰,脸长口小,额头的左上方有一黑痣。都说这院使头脑清楚,善于辞令,待人不远不近,却又总是一副谦和的样子。稍作寒暄之后,他给李时珍安排了住所。几日后,他把李时珍安排在太医院的大方脉里,让他先熟悉一下这里的情况再说。李时珍谢过姜院使,说日后还要请姜院使多多指教。姜院使说,不必客气,来到这里时间一长也就熟悉了。

    令李时珍没想到是,他来太医院的转天,就看见了孙家传。二人相遇恰好是在一段回廊里,时珍从南而来,那孙家传打北而过。孙家传先是一愣,之后脱口而出,真乃冤家路窄!时珍也不禁苦笑道,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了。

    原来,那孙家传自去年从楚王府里逃出之后,径直就奔了京城。到京城后,他又托人来到太医院里,找这里的院判关路通。这关路通今年五十有五,生得一双肉眼,两道八字眉,在太医院里做了二十多年的御医,曾受过孙家传的先父孙太医的提携,因此念念不忘。今日见孙太医的儿子投奔于他,加之孙家传的医术也不错,便找到姜院使商量能否将孙家传收留。那姜院使和那孙太医也是旧相识,一番商量之后,就收留了孙家传。不久,经礼部审批,孙家传便做了御医。

    孙家传打听到李时珍也来到太医院的消息后,心里好不是滋味,才刚睡了一年好觉的他,又开始睡不着了。他就是想不开,为何李时珍总像影子一样缠着他,从武昌一直缠到京城。他原本是不太信命的,但这次他却实实地信了一回。假如他是火命,那李时珍就是水命,他和李时珍水火不容。那李时珍算什么?不就是一介草医吗?但恰恰是这个李时珍,如今又来到了皇宫里的太医院,又要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和他孙家传争饭吃了。想到这里,他心里又憎恨起楚王爷来,那王爷要是不举荐李时珍,李时珍做梦也不会转到这里的。这孙家传本性不改,于是又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机会在背后说起李时珍的坏话。

    不是冤家不聚头。李时珍不愿看见孙家传,却总是看见他。那孙家传也是,越不想见到李时珍,出门就撞见了,撞见了李时珍就难免气得他手脚冰凉。这日早上,在太医院门前的长亭里,李时珍正从太医院里出来去书馆,孙家传和李时珍正好又走了个对脸。李时珍略一迟疑,朝孙家传微微一笑。那孙家传见李时珍穿戴整齐,面色红润,不禁气从八面而来,霎时手心里攥了两把汗水,嘴唇哆嗦着半晌说不出话。直到李时珍走远了,他才长吁了一口大气,缓过神来。李时珍那一笑像是久违了的一种讥讽,让孙家传又想起楚王府里的旧事,他浑身上下都感到不舒服。

    没过几日,院判关路通找到李时珍,说院里已经商量过,由于近来小方脉缺人手,暂时把李时珍调到小方脉去做备用医生,应付平日里突发的事项。李时珍言听计从,从大方脉又搬到小方脉里。

    在太医院里,这十三科都各有各的分工和职责。例如那大方脉是治疗**的医科,而小方脉则是专门医治小儿的医科,是专为宫中皇子皇孙们设置的。但到哪里李时珍都是高兴的,对自己重修本草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