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十五章 庸皇帝食丹祈求不死 草医生葵菜斗胆救孤(4)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十五章 庸皇帝食丹祈求不死 草医生葵菜斗胆救孤(4)

    李时珍今日正巧在乾清宫外的值房里轮值,便随那太监匆匆来到了翊坤宫。

    对于李时珍来说,虽来太医院多日,但给当今皇上治病还是头一回。他想象着万岁爷龙袍加身呼风唤雨的威风,想象着病榻上真龙天子的仪态,心中起初还有几分紧张,但紧张过后便轻松下来。在医生眼里,无论是皇上还是草民,都是患者。

    来到翊坤宫,此时,嘉靖皇帝躺在床上,双目微闭,额头上汗珠点点,脸色灰白,像一个生病已久的人。李时珍拜见皇上,立即为皇上请脉。他先请了左脉,之后又来请右脉,请过之后,便向夏妃娘娘问起皇上发病时是何种情况。夏妃说,才刚好好的,当皇上从床上起身之时,忽说头脑发沉,天旋地转,便歪在床上,坐不起来了。夏妃问李时珍皇上的病因,李时珍没有马上答之,他来到外厅,小太监早已笔墨伺候着,李时珍略一思忖,提笔开方:菰笋一斤,佐鲫鱼做浓汤,日服两次,早晚各一次,服三日止,禁蜜食和巴豆。之后,便走出翊坤宫,回到了太医院值房里。

    李时珍捎回了自己所写的方子,姜院使看了又看,说看不准这方子有何玄妙之处。李时珍说,这菰笋也称蒋草、茭草,《日用本草》称茭笋、菰菜,《图经本草》称茭白,民间还称之为茭粑。其气味甘、冷、滑,佐鲫鱼煎汤,可压丹石之毒不发作矣。姜院使对这菰笋不甚熟悉,说这菰笋之用是否有先人的医例。李时珍说,应当是有的,这菰菜产于浅水之中,其叶如蒲如苇,生熟皆可食也,且味道甜美。那北宋苏颂先生和唐代藏器先生都说此药可治丹石之毒的,民间一些医家也应当知晓这一药材的用处。这是不会生出偏差的。

    姜院使凝视着李时珍,眼睛里透出疑惑的神情。此时,姜院使的心里好不是滋味,古往今来,医治丹石之毒的医方寥寥无几,缘由甚多,许多人至今还以为这丹药非但没毒,还能长寿。姜院使问李时珍方上说服三日是何意,李时珍说,三日就是只服三日,三日之后再看换什么药更好。

    还是依照宫中的规矩,凡药都要两剂合一剂煎好,分为二器,一剂由内臣或太医、煎药的药生服用,一剂进皇上用之。总管太监找来了一位内臣和一位在宫中炼丹的道士,让他们先服下。待一个时辰后再请皇上服用。那内臣和道士服了,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一会儿便下泻了,下泻后便平安无事。此时,皇上才开始服用,一连服了三天。皇上服后并没有泻多少,而是腹中总有一种下坠的感觉,就是泻不下来。

    第四天早上,总管太监把李时珍传到乾清宫,继续给皇上诊脉。李时珍又为皇上察色请脉,还是左请右诊,先后请了两次,这才开方。李时珍这次所开之方是:龙葵一釜,水煎饮之。另牛膝酒两瓶后饮。李时珍开方后和赵公公交待了几句,不敢多留,忙起身回到了太医院值房里。

    照例,此方煎药之后,应是有二三人先用,然后皇上再用。但这次破了例,皇上开了金口,说这次他要先用,他要看看这李时珍开的方子是一种什么药。皇上既然这样说了,谁还敢抗旨?于是,还是御药房里照方煎药配药,煎好配好了就派人端了过来。

    嘉靖皇帝平日里吃惯了山珍海味,就是服药也是非常讲究的,虽说是良药苦口,但御药房的管事们总是把药熬到最精致之时,既保留了药性,又不至于让那些辛苦之味伤了皇上那龙口。而这一回却是按照李时珍的吩咐煎汤熬药,葵菜一釜用心熬煮,煮好了用大碗盛之。这可是真正的官窑青花大碗,像小盆儿似的,莫说是盛了药的,就是盛着燕窝鱼翅,想要一顿吃进肚里也会把人撑着的。嘉靖帝看着那满满一大碗药根本吃不下去,但他想要长生不死,只得恨病吃药,他咬牙闭眼,一憋气咕咚咕咚一阵响声过后,那只青花大碗就见了底儿。这可是极难吃的药,吃下后嘉靖帝干呕了几声,赵公公急忙伺候皇上漱口,之后又端上一碟槟榔,嘉靖帝含了一颗在口中,脸上才露出几分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