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十六章 时珍信口开河论长寿 世宗目瞪口呆听入迷(5)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十六章 时珍信口开河论长寿 世宗目瞪口呆听入迷(5)

    嘉靖帝问,这药如何也这多名字?

    李时珍答,回万岁,草民这才说了几个而已,其实它还有许多名字呢。它还叫满冬、筵门冬、地门冬等。它在哪里还有哪里的叫法,在东岳名羊淫藿,在西岳名管松,在北岳名无不愈,在南岳名百部,在中岳名天门冬尔。此草蔓生茂盛,细叶如毛,是和百部相似的。

    嘉靖帝略一沉思道,这天门冬,此时就叫它万岁藤如何?

    李时珍答,回万岁,万岁怎样称呼,都是对的,称呼也只是它的名姓而已。

    嘉靖帝问,此话何意?

    李时珍答,回万岁,世上凡物都有名姓的,这些名姓都是人命名的。这名字有的有它的道理,有的则无道理,是随意起了的,所以这名字不是关键所在。

    嘉靖皇帝笑了,说此话有理,这天下之物还真如此,朕还是叫它天门冬吧。

    李时珍点头说道,万岁说的极是,叫它天门冬才好。这天门冬生于奉高山谷,二、三、七、八月采根、曝干,再经炮制后便可用药了。这天门冬用的就是根矣,这根炮制的方法也是很多的。

    嘉靖皇帝说,炮制朕不懂,也不想听,朕只想知道它能治何病,如何被称为养生长寿之药材。

    李时珍答,回万岁,这天门冬能医治诸多病症,《本经》上说,能强筋骨、杀腹虫,久服不饥,延年益寿;《别录》上说,能保养肺气,润养肌肤;《日华诸家本草》上说,治五老七伤,镇咳消痰;甄权先生说,久服令人肌体滑润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孙思邈先生还说,可治天下百姓之一些**不悦之疾。

    嘉靖皇帝听罢眼睛放出光来,忙问李时珍,何为**不悦之疾?孙真人指的是什么?

    李时珍答,回万岁,孙真人说的是百姓之中男人之阳痿矣。

    嘉靖皇帝笑了,说这乃男人们常有的事,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李时珍答,是的。对医家来说,这天门冬还各有各的用法。比如,甄权先生说它与地黄配伍,能使人耐老而头发不白;张元素先生说它可助元气,故张三丰与胡滢尚书长生不老方,用天门冬三斤,地黄一斤,乃既有君药又有使药,传了多少年。那张三丰乃一位奇人,据说当年明太祖先帝屡屡遣人召之,那张三丰都避而不见,独自修身山林深处,寿至百岁之多。张圣贤除了自身修炼外,用的就是天门冬,这天门冬应是长寿之药。

    嘉靖皇帝听到太祖先帝都请不动张三丰时,脸上倏地阴沉下来,好生难看。但他一听到这张圣贤服天门冬活了百岁时,那脸色又转阴为晴。他问李时珍,这天门冬竟有如此之药效?李时珍看到了嘉靖帝那脸上半信半疑的神情。

    李时珍答,回万岁,还是据《抱朴子》讲,进山后用天门冬煮食,食足可断五谷,也可作散和酒服。百日身力倍增,二百日筋髓强壮,容颜不老。有个叫杜紫微的人服之,精血旺盛,娶八十个妻妾,活一百四十岁,还可日行三百里,身无汗珠儿。

    嘉靖皇帝听得直眨眼,问这是真的吗?他做皇帝几十年,还没有见过这等高寿之人,别说是一百四十岁,就是一百岁的也没有见过。他问李时珍,这长寿之人是否都在大山之中,或是远僻乡村?不然,他为何不见一人如此高龄?想必这些都是来哄骗朕的吧?

    李时珍答,回万岁,草民讲的是书上所言,不管怎样,这天门冬是可以长寿的。唐慎微言,《列仙传》讲,赤须子服用天门冬,牙齿已落又长,细发再生。还说,太原甘始服食此药,在人间活了三百年。又有《圣化经》说,把天门冬和茯苓等分,为末,日服方寸匕,则不畏严寒,大寒时单衣也会出汗的。李时珍说到此处,觉得有些夸大了,但他还是脸不变色心不跳,他给嘉靖皇帝讲述这药的来龙去脉,所讲之事都是有出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