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十八章 关路通博戏哗啦街上 孙家传夜钻柳花巷中(7)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十八章 关路通博戏哗啦街上 孙家传夜钻柳花巷中(7)

    一日午后,姜院使找来李时珍,向李时珍谈起孙家传的病情,请李时珍为孙家传诊上一脉。

    李时珍对姜院使说,既然孙太医患的是怪症,那就得用怪方医治。时珍可以一试,但我无论说什么,或有什么过激之处,还要请院使和众太医们不要插话,更不要干预,否则这病是治不了的。姜院使说,那是自然,你李时珍的为人太医们都看得清清楚楚,谁还怪你不成。

    这日,孙家传来到太医院请一老太医为其诊脉,众太医大多也都在场。那老太医诊了半晌也没有说出什么病因来。随即,姜院使便示意让李时珍来诊。这时,只见李时珍上前摸了摸孙家传的脉息,片刻便站起身。他一不写方,二不开药,而是手指着孙家传大骂起来。李时珍骂道,孙家传你听着,你已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治,这也是你嫉妒之心过重的结果。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善人好人是不会得这种奇病怪症的。若是得了,三日五日就可治好的。而你除外,用尽世上草药也治不了你的怪病。你得的是心病。你本是半瓶子醋,半个太医都不如的。你若不依仗孙老太医的面子,怎会进得这扇大门。进了门,你就觉得有了资本,有了吃饭饮酒的本钱,但你要记住,这是太医院,是给皇上请脉看病的地方,容不得你这等医术平庸之人。你以为这紫禁城是你这等人混吃混喝的地方吗?你想错了,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没敢那样想过。你孙家传难道生得三头六臂,老虎**摸不得?李时珍说到这里,便找来一把椅子坐下,继续说,圣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你除了会在背地里搞些阴谋,还会什么?旁人做了好事,你嫉恨在心,像捅了你的心肝宝贝。你那心谁能捅上?它若长在正处还行,可惜,它歪到了胳肢窝。你那手能做什么,它除了会端酒端菜还会给人家穿小鞋,紧鞋带儿,暗地里使绊子,放黑箭。你算个什么男人?什么汉子?算个什么太医?诸位太医瞧瞧,他脸上的东西是摔的吗?摔的能是这个样子?他孙家传何时说过实话?那实话和他隔着千里百里呢!

    李时珍这样骂着,孙家传这样听着,李时珍所说的话他字字句句都听入耳中,听到心里,听得他脸上的肌肤都颤抖起来。他孙家传从小到大、从记事儿到成年,哪里听过这等的斥责和奚落,尤其在众目睽睽之下,简直让他无法忍受。若是往常,他才不是省油的灯,对方说了一二,他会说出三四五六来,他是从不吃亏的。但今日却不同以往,他无气无力,连说话的劲儿都没有,就这样让李时珍着实地占了上风。此时,孙家传半卧在床上,他就这样半卧着望着李时珍,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但他找不到反击的辞藻,也不知应当如何反击。他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已经没有防守之力了。

    本来,李时珍应当到此打住,但是在场的人都没想到,李时珍今日像变了个人似的,话说的反倒没完没了。这时,李时珍坐在椅子上开始品茶,而且是细细地品,品得有滋有味。品了片刻,他又站起身,冲着孙家传继续斥责起来。

    李时珍说,大凡行医之人,都以义为重。这义就是仁与善,就是怜悯和同情。你孙家传应当记得,在蕲州水灾的那年,你是怎样拂袖而去的。一个行医之人,那样做就是见死不救,就是临阵脱逃,就是有悖于医生的天职。那是成千上万百姓之性命,都是大明的子民啊!而你却隔岸观火,心比铁石,哪里还配做个医生?你说你开的那方子是个什么,如何采来?如何煎制?不过是抄来医书上的旧方而已,哪里是你孙家传的本事?你还总以孙圣人后裔自居,其实你那医术比走街串巷磨剪子戗菜刀的强不到哪儿去,你做人之德更比不得那些耕田种地之人。你瞧不起草医、铃医,就凭你肚子里那些医典旧方,又怎能和草医、铃医相比,你这是鼻子里插大葱,愣充大象,你也充得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