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七章 娶娇妻成家洞房梦短 拜明师学艺寂寞十年(1)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七章 娶娇妻成家洞房梦短 拜明师学艺寂寞十年(1)

    就在这一年秋天,李时珍娶妻吴氏。吴氏乃蕲州人氏,善良、贤惠,还有几分聪明。吴氏身材中等,生得一双秀眼,两个酒窝。李时珍成亲的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瓦硝坝的花草树木似乎都沉浸在喜庆里。

    洞房梦短。新婚燕尔,李时珍已经开始拜师学医。李时珍拜师不求名气,但求明白,他说明师应在名师之上的。这师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

    从叫爹到叫父亲,是他拜师后才改口的。

    李言闻对李时珍的要求极为严格,从不迁就和姑息。一次,李时珍早上晚起了半个时辰,李言闻就狠狠地教训了儿子一番,还罚他抄录了几十首处方。李言闻告诉李时珍,单凭他儿时的聪慧称不上奇才,他肚里的那几本医书和药方,在茫茫习医之路上,如同雨湖中的一片荷叶,如同荷叶上的一颗露珠。医海无涯,且要遍读天下医书才是。

    李时珍开始系统地读书了。

    李时珍读的头两本医药书是《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喜爱最推崇的两本书。前者为中华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传说为神农所作,经后人整理,成书于秦汉时期。神农可是位奇才,他为解除人间疾苦而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神而化之。书中收药三百六十五种,分上、中、下三品。《神农本草经》中第一次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子母兄弟等药物学理论。而《黄帝内经》则同样是一本中华最早的医书,成书于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该书以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等人问答的形式写成。李言闻说,要学医药,首先要把这两本书读熟读深读透读懂,从口中读到心中才行。李时珍点头应是,说他会下工夫反复来读这两本书的。

    每日早上,李时珍卯时一刻起床,草草洗漱之后,便到书房里读书。晌午时分,妻子端上饭来。吃罢饭后,他还要继续读,读到黄昏日落,读到窗前的雨湖消失在沉沉的夜幕里为止。李时珍对这些医药典籍爱不释手,一日不读便觉得无所事事,没抓没挠的。李言闻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想不到李时珍对医药这样痴迷,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给李时珍做了书目,从历代本草到古今医家所著之医书都抄于书录之上。历代本草部分有《名医别录》《桐君采药录》《雷公药对》《吴氏本草》《唐本草》《证类本草》等,而医书更是多而奇杂,有《天宝单方图》《唐玄宗开元广记方》《太平圣惠方》《扁鹊方》《华佗方》《孙真人千金备急方》《葛洪肘后百一方》《张仲景金匮玉函方》等上百种。李言闻教导李时珍,这些先人的医书药典都是从实践中摸索而成的,学医者,要必读之,读懂之。他告诉李时珍,就说这《名医别录》吧,奇怪得很,收药也是三百六十五种,与《神农本草经》所收录的药是相等的,一味不差。谁也猜不出它的奥妙所在,先人陶弘景将其收录到自己撰注的《本草集注》里。而撰写《李氏药录》和《吴氏本草》之人均为华佗之弟子,真乃无独有偶。那《雷公炮炙论》所著之人乃刘宋时雷敩,并非那个黄帝之臣,两人相差不少年呢。他让李时珍在读书中多加思考,多动脑筋,对什么事情都不要轻率地相信,要保持几分怀疑的态度。他还告诫李时珍,多几分怀疑比多几分相信要好得多,他说这是他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