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十三章 太医院里冤家又聚首 紫禁城中单方治疑难(5)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十三章 太医院里冤家又聚首 紫禁城中单方治疑难(5)

    说起来,这方皇后对嘉靖帝还曾有过救命之恩。由于嘉靖帝整日里荒淫无度,致使宫中妃嫔之间争风吃醋,对嘉靖帝恨之入骨。于是,以宁嫔王氏和宫婢杨金英为主犯,联合宫女十六人便设下弑君之谋。嘉靖二十一年十月的一天夜里,嘉靖帝到端妃宫与宠妃曹妃同寝,事罢,嘉靖帝倒头酣睡,宛如醉酒一般。那杨金英一干人就此下手,她们用绳子将嘉靖帝的脖子勒住,欲其窒息而亡。但这干女人们却不懂那绳子打结的方法,慌乱之中,给自己的绳子打了个死结。尽管如此,嘉靖帝还是被勒得奄奄一息。此时,她们之中又出了叛徒张金莲,张以为这嘉靖帝有上天保佑,是勒不死的,便偷偷溜出给方皇后报了信。方皇后立即带人赶到,解了绳子,取了水来,救下了皇帝。随后,宁嫔王氏和杨金英等人被处以磔刑。而不知原委的曹妃也受了牵连,同被处死。这方皇后应当是皇上的救命恩人,但皇上喜新厌旧的本性却让事情又生出意外。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五深夜,大内起火,烧至方皇后的坤宁宫。救火者请示皇上如何去救,而嘉靖帝此时嫌弃方氏已老,加之方氏在世碍他寻欢,便说了句“此乃天意,随她去吧”。那方皇后竟被吞噬在大火之中。虽然嘉靖帝在方氏死后加封谥号且葬礼隆重,但此事还是从宫中传了出来,成为宫里宫外谈论的话题。这些宫中的秘史更是瞒不了那些嫔妃们的。

    话说这翊坤宫里的夏娘娘原来就是这方皇后的亲姨妹,比方皇后小十二岁,是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被方氏引进宫中的。原来,那方氏知自己渐渐老了,为了巩固自己在宫中的权势,才荐了自己的姨妹来到宫里。没想到,好色的嘉靖帝一眼就看上了她这个水葱似的姨妹,遂封了贵妃。夏妃深知嘉靖帝是看重色相的,所以平日里对自己的容貌十分小心,每日里鲜奶沐浴,花粉涂面,精心保养,从不受得风吹日晒。嘉靖帝对她十分喜爱,常来这西六宫里,不是住在储秀宫,就是宿在翊坤宫。

    事也蹊跷,从去年方皇后的祭日开始,夏妃就隔三差五地做起了噩梦,总是梦见这位姨姐和她坐在一起谈笑打趣,还说一些万岁爷忘恩负义的话。夏妃心里害怕,不敢声张,但这连连噩梦却扰得她总是头昏目眩。几日之前的一天,夏妃早上醒来,对着菱花镜一照,忽见脸上长出一块黑斑,如何也洗不掉了,这让这位娇美的贵妃不知所措。幸亏那储秀宫的撒娘娘新近生了皇子,皇上时常去那里,才顾不上翊坤宫了。倘若皇上来此,还不知会生出什么事端来呢?

    李时珍随廖公公来到翊坤宫,那廖公公回禀了夏娘娘,便站在一旁小心伺候。侍女引李时珍来到夏娘娘的内室,李时珍为夏娘娘请了脉息。那夏娘娘一副虚劳的样子,额头正中的那块黑斑使她失去了往日的娇艳和美丽。李时珍问了这黑斑生出的时间和初生的样子,夏娘娘都一一作答。李时珍说,看来这额头之物可以消除,请娘娘不必担忧。夏娘娘叹了口气说,好好的,就生出了这种黑物,又是何因?李时珍答,这是娘娘的贵体失调所致,人体失调就容易生出各式各样的病疾,需要再做调理。夏娘娘点点头,遂吩咐两边侍女笔墨伺候。

    李时珍走出内室来到前堂,他略一沉思,提笔开方两首,一首为:鲜麦门冬去心,捣烂绞汁与白蜜调和,温酒送服,日早晚各一次;另一首为:鸡蛋一枚,去黄,放朱砂末一两封固,同其他鸡蛋一起让母鸡孵化,雏鸡孵出,将无黄蛋取出,用蛋内之药物涂搽面额。廖公公问何日奏效,李时珍说只需三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