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十六章 时珍信口开河论长寿 世宗目瞪口呆听入迷(1)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十六章 时珍信口开河论长寿 世宗目瞪口呆听入迷(1)

    话说嘉靖皇帝自从排出那些五彩龙粪之后,龙体便一天比一天好转。随后,嘉靖帝又遵照李时珍的嘱咐,每日里三次牛膝酒饮之。半月之后,那两瓶牛膝酒饮得见了瓶底,嘉靖帝的腰膝和脚跟有了力气,面色也渐渐红润起来。赵公公差人问李时珍之后如何,李时珍说,下面皇上该静心调养,治病的药物暂时要停下来了。

    这日早上,嘉靖皇帝起来后龙体舒坦,精神尚好,他走出乾清宫,在宫门外的长廊里踱步,他伸伸腰,踹踹腿,还缓缓地练了几下拳脚。之后,不知不觉地沿汉白玉石阶而上,至高处停下。站在这里,他极目远望,眼前的皇宫和以往仿佛有所不同。时至仲秋,天上时而飞过几行大雁,他看不清大雁飞翔时扇动的翅膀,却能听到雁阵在鸣叫。雁阵下面,是他的紫禁城,是他的皇宫。这宫殿透着一种神圣和威严,是天下百姓都瞻仰的地方。就是在这座宫殿里,曾发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从永乐十八年建成皇宫算起,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百年历史历经了狂风骤雨和电闪雷鸣,历经了天与地的洗礼和考验。他觉得这样说毫不夸张。单是这天火就可说上许多。从永乐十九年迁到京都后,这紫禁城就没有平静的时候,总是七灾八难的。先是那年四月初八,奉天、华盖、谨身三殿起火,都说那是雷击所致,惊煞了成祖朱棣。他于大火当日就到太庙和社稷坛祭祀,祈求上天和祖上的保佑。转年,乾清宫又发生了大火灾,据说还是雷击楼檐斗拱所致,这难道不是上天和这座皇宫开的玩笑?再之后,这紫禁城一百多年来大大小小的火灾就有几十次,真是和这火结下了仇怨。有人说这是天火,是上天存心和朱家势不两立,以致用雷电和大火惩罚之;也有人说这是地火,是先帝爷在兴建紫禁城时得罪了土地,以致招来了地火的愤怒。他嘉靖皇帝是朱家的后裔,是天地之子,是真龙下凡,是这华夏天地之间的主宰,是上天派他来拯救国家黎民的,这一点他从没怀疑过。但他就是对这人为之外的火灾始终耿耿于怀,甚至有些后怕。他曾想过,唯这天火地火是不可预测和预防的,是皇上也管不了的事,只好听天由命了。他还想,从成祖至今,这皇宫里已经历了十代帝王,这后面的九代帝王也都像成祖一样,信奉上天和神仙。这紫禁城无论走过多少年,宫中的殿阁都不会倒的,即便倒了也会再立起来,立起来时比之前的还要稳固,还要不可一世。这就是他们朱家皇族的齐天洪福,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

    嘉靖皇帝以为,天上地上事情很多,唯独管不了的就是上天所做的那些事情。都说上天有眼,上天让你入地你不敢入林,让你下海你不敢下河,就是这个道理。人何时能把握上天来着?用什么把握?能把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无法得知的。比如,你想长生不老,那上天让你活到哪一年?你也不知。你问上天,上天也只是缄默不语,对你不睬。你给上天烧香叩头,上天还是不睬你。看来这上天的心思是什么人也猜不透的,只有把那上天之神请到地上才能问个明白。假如上天有几分善良和仁慈,就应当把这些天机告诉他,让他也不枉做一回天子。但上天没有这样做,嘉靖皇帝的期待看来也是徒劳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闲来便想,他想天下的事,想地上的事,这天地之间都是由他做主。他金口玉言、说一不二;他还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翻云覆雨、一意孤行,这些都是他常做的事。他做惯了,做得不以为然了,做到了今日。当今国家,普天之下,谁能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看来只有他自己知道。人到了这种境界,还有什么奢求呢?于是,他想到了衰老和死亡。这衰老是可怕的,而死亡更可怕,这都是一个人必须要走过的路程。但他就想越过这些,踏上一条长生不老之路。他不信,这天底下就没有长生不老之方?他总在想,在这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在那茫茫东海或是浩浩南海上的某一处,定会藏有一首仙方。他是当今的皇上,是九五之尊,他就要做出一个奇迹,在人间寻到长生不老之方。